冬季是
腦血管病高發季節。在嚴冬發飆之際,人們若想遠離腦血管病,須針對病因,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防寒保暖,合理飲食,體育鍛煉,科學用藥,愉悅心情。
一 注意保暖 護好頭足
冬季因寒冷刺激,頭部暴露于外,極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導致
腦出血。中醫認為頭位最高,腦居其中,腦為元神之府,故應悉心呵護;頭為諸陽之匯,易受風邪偷襲,因此固護頭部陽氣尤為重要。另外,寒從腳底生,足在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足底穴位與內臟關系密切,腳部受寒,會使抵抗力低下而易于生病。這就提示,護頭、暖足需要并駕齊驅。
二 合理飲食 保證熱量
冬季飲食要有合理結構,增加熱量為主,溫食忌硬,增苦少咸。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不能過飽。中醫認為,苦味入心,有燥濕解暑,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利尿及健胃等功效;咸味入腎,能軟堅潤下,可增強體力,但過量食鹽會加重腎臟負擔,還會誘發高血壓。
三 適量運動 增強體質
運動鍛煉可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增加心臟功能,改善血管彈性,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提高腦血流量;穩定血壓,擴張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減輕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從而減少血栓形成;促進脂肪代謝,預防動脈硬化等。冬季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如跑步、太極拳、五禽戲等,運動量不宜過大。
四 遵從醫囑 科學用藥
對于患有高脂血癥、高黏血癥的病人,可選用一些活血化瘀及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如銀杏制劑、阿司匹林及一些中成藥,以有效減低血液的黏、稠、濃、聚,達到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目的。對有動脈硬化斑塊、動脈狹窄的人,還應加服他汀類藥物,以穩定斑塊,防止其破裂和繼續增大。對有
糖尿病及
高血壓病的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控制好血糖、血壓,并保持合理飲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五 起居有常 心情愉悅
冷暖空氣的交替也會對人的生理、心理產生一定影響,出現情緒不穩定,容易誘發腦血管疾病。這就提示人們要避免情緒劇烈波動,減少緊張、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中醫認為,脾氣暴躁、性格倔強的人群,肝火易于上擾,氣血上逆,易被腦血管病糾纏。因此,要調整心態,保持愉悅心情,以免“肝陽上亢”而致腦血管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