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專家提醒,寒冷刺激及室內(nèi)外溫差大引起冠狀動脈過度收縮;人體活動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形成血栓;患上呼吸道感染繼而引起肺炎,加重心臟負荷等都會導致心梗。有些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出院后就以為沒事了,重獲新生了。且不知心肌梗死很容易再次復發(fā)。就
感冒不小心也會引起心肌梗死復發(fā),因此預防再次心衰是心臟病患者日常生活保健的首要問題。那么,到底如何預防心肌梗死愈后復發(fā)?
首先應該明白,臨床治愈不等于痊愈。所謂臨床治愈是指疾病癥狀消失,而并非病理改變已經(jīng)消除或恢復正常。
以急性心肌梗死為例,經(jīng)過住院治療一段時間之后,患者的胸痛、氣短、心律失常 等癥狀可能消失,精神狀態(tài)和食欲會明顯好轉,體力也可以基本恢復,這些稱為臨床治愈。
但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壓 、
高血脂 等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再次引發(fā)心肌梗死的危險性依然存在。而且,每發(fā)生一次,就會加重一次。
近年來,由于加強監(jiān)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明顯降低,從30%左右降低至10%以下。但再梗死或多次梗死的患者增多,成為心肌梗死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除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應積極治療外,還應加強心肌梗死后的康復和二級預防,以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活質(zhì)量和恢復工作能力。預防心肌梗死愈后復發(fā)包括:
1、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衛(wèi)生宣傳教育,使患者和家屬對本病有所認識,了解各種防治措施的意義,使之減少對疾病的顧慮,在防治中能積極予以配合。
2、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體重超重者要限制總熱量。經(jīng)膳食調(diào)整3個月后,血脂水平仍明顯異常者,可針對血脂異常特點,選用血脂調(diào)節(jié)劑。
3、吸煙者應力勸戒除。吸煙不光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也是心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險因素。心肌梗死后恢復的患者,繼續(xù)吸煙者再梗死發(fā)生率大約為不吸煙或吸煙已戒除者的2倍。挪威多中心研究,在心肌梗死后17個月中,
戒煙者較繼續(xù)吸煙者再梗塞減少45%,在3年后,戒煙者較吸煙者心臟原因死亡及再梗死明顯降低。被動吸煙與吸煙者有相同危險,故應力勸患者的親屬戒煙,患者恢復工作后最好應在無煙環(huán)境中工作。吸煙可能誘發(fā)冠狀動脈痙攣,血小板聚集,減低冠狀動脈及側支循環(huán)的儲備能力。伴有高膽固醇血癥者,吸煙程度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呈高度相關,吸煙可使冠狀動脈病變加重,這些可能都地易誘發(fā)再梗死的原因。
4、適當?shù)捏w力活動和鍛煉。可采取步行、體操、太極拳、氣功等鍛煉方法以增強體質(zhì)。
5、合并高血壓或
糖尿病者,應予以適當?shù)目刂啤?
6、抗血小板治療。血小板不公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過程中,而且在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或心肌微循環(huán)中聚集等所導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猝死中都起著重要作用。阿斯匹林是廉價易得的抗血小板制劑,副作用低,便于長期應用。
7、應用β-受體阻滯劑。大量的臨床試驗結果證明β-受體阻滯劑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發(fā)生率、猝死發(fā)一率、心臟死亡率和總死亡率。常用β受體阻滯劑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急性心肌梗死恢復后,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藥,門診隨訪,觀察病情,調(diào)整用藥。如又再現(xiàn)心絞痛時,應及時去醫(yī)院診治,以防止再梗死。
結果和調(diào)查資料表明,心臟病的預后與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密切相關。堅定的意志、樂觀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緒可以顯著改善預后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