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是內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之分,高血壓發病的原因很多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那么,心臟病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一、耳鳴。心臟病人特別是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出現耳鳴,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變化比較敏感,心血管動力學上出現異常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耳內可以得到先兆信息。
二、打鼾。胖人打鼾多。自然,他們當中不乏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人。睡眠打鼾是心臟仍處于工作狀態的表示,是心臟病的警報信號,應作為診斷心臟病的依據之一。因此,如果一個人長期持續打鼾,就要留心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三、肩痛。肩膀疼痛,嚴重時連穿衣都困難者,如果是中老年人,多為肩周炎。然而,有不少心臟病人也常有肩痛的現象,特別是左肩、左手臂酸痛,為陣發性,并與氣候無關。
三、胸痛。心臟病患者表現的胸痛,多在勞動或者運動之后,多發于胸骨后,常放射至左肩、左臂。疼痛時有一種胸部緊縮樣感覺,持續2—3分鐘,一般停止活動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可終止。有些心臟神經官能癥者也有胸痛,多數位于左前胸乳部或乳下,部位可經常變化,刺痛較短暫,隱痛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與活動無關,心前區多有壓痛點。必須區別于心臟病人。
四、呼吸困難。心臟病人胸悶,呼吸困難多與肺郁血有關,故常發生在夜間、臥位時,坐位時減輕,為陣發性。活動與上樓也可發生。
五、水腫。心臟負荷過重致靜脈回流受阻,遠端血管充血發生水腫,也是心臟病人常見癥狀。除心衰外,輕微水腫往往是先兆癥狀。凡中年人有浮腫,都應及早求醫。
六、頻頻脫發。90年代初美國麻省一家醫院的研究心臟病問題中心,在一項研究中發現,頻頻脫發可能是與患心臟病有關。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心臟病發作,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同時,進行急救措施。檢查呼吸道:呼吸及循環。如果患者沒有呼吸脈搏及心跳,應開始心肺復蘇;保持患者鎮靜、舒適、解開頸、胸、腰部比較緊的衣服。如果患者神志喪失,應把他擺成恢復性體位(支撐患者的頭部并使其處于腹臥位,將靠近你這一側的上臂及膝關節屈曲,輕輕地將頭部后仰以保證呼吸道的通暢)。保持患者溫暖,必要時可用毛毯或衣物蓋信其身體。用涼的濕毛巾敷在其前額上。注意:不要搖晃病人或用冰水潑病人以試圖弄醒他。不要讓他進食及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