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癥,95%為原發性高血壓(5%為繼發性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異常的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現為血壓升高和神經系統功能失調(頭痛、頭昏、頭脹、失眠、心悸、健忘等),后期出現各有關臟器的功能不全。
高血壓病因不明,與發病有關的因素有:
1、年齡:發病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2、食鹽:攝入食鹽多者,高血壓發病率高,有認為食鹽<2g/日,幾乎不發生高血壓;3-4g/日,高血壓發病率3%,4-15g/日,發病率33.15%,>20g/日發病率30%。
3、體重:肥胖者發病率高。
4、遺傳:大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
5、環境與職業:有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城市中的高壓發病率高于農村。
高血壓病人應注意的飲食習慣:
1、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這類糖屬于單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還可延長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還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并發癥有一定的作用。
3、適量攝入蛋白質。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4、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含鈣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蝦皮。少吃肉湯類,因為肉湯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夠促進體內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臟的負擔。
5、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應逐漸減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后,一平蓋食鹽約為6g。這量指的是食鹽量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適當的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內的鈉水潴留。
6、多汔新鮮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鮮蔬菜不少于8兩,水果2至4兩。
7、適當增加海產品攝入:如海帶,紫菜,海產魚等。
藥物選擇須慎重,請在專業的醫師或執業藥物指導下使用。百濟新特藥房,十年連鎖專科藥房。為您提供重大慢性疾病用藥、飲食護理信息。如果你對“高血壓”還有別的疑問,歡迎撥打百濟藥師全國免費服務電話:400-1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