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老年
高血壓指年齡超過60歲且達到高血壓診斷標準者。我國高血壓患病率為18.8%,知曉率30.2%,治療率24.7%,控制率6.1%。2002年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顯示18~44歲、44~59歲、60歲以上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9.1%、29.3%、49.1%。收縮壓期高血壓隨年齡增加而升高,老年高血壓控制率最低的人群。有研究表明:中國及東南亞人群舒張壓降低3mmHg減少1/3的
腦卒中事件,減少1/6冠心病事件。舒張壓升高5mmHg腦卒中增加50%,冠心病增加33%。因此,開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水平,加強高血壓的防治,遏制人群血壓水平的上升,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老年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盡管降壓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十分重要,可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減輕患者癥狀,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殘率。但是患者降壓藥物治療依從性較差,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及藥物知識的缺乏等,導致高血壓控制率低,并發癥易出現。服用降壓藥是防止和減少患者并發癥及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提高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是連續的復雜的過程。實施護理干預是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有效方法;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是控制血壓水平的有效途徑。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0年7月至11月在我科住院314名符合條件老年高血壓患者,其中女性154例,男性160例,年齡60~86歲,病程5~15年。
1.1.1 診斷標準 年齡60歲以上,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者。目前我國采用高血壓診斷標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高血壓聯盟于2003年制定的標準:年齡18歲以上,在非藥物狀態下,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40mmHg, 和(或)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0mmHg , 既往已診斷高血壓,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現血壓雖未達到上述水平,亦診斷為高血壓。
1.1.2 入選條件 年齡60 歲以上,神志清楚,生活能基本自理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1.1.3 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收縮壓<140~150mmHg,若能耐受可以<140mmHg,舒張壓<90mmHg,但不低于60~70mmHg。
1.2 方法
1.2.1 采集資料 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患者服用降壓藥和監測血壓的情況以及不能按時用藥的原因。將藥物治療依從性分為優、良、差三個等級,患者只需要在相應欄目打‘√’。‘優’為按時用藥、定時監測血壓,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40~90mmHg和(或)舒張壓85~60mmHg之間;‘良’為基本按時用藥,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40~150mmHg,和(或)舒張壓低于90~60mmHg之間;‘差’為偶爾按時用藥,收縮壓>15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首次調查時間為患者入院1~2天,針對影響患者不能按時用藥原因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和針對性的心理溝通,督促患者按時用藥、定時監測血壓,讓患者了解疾病性質及良好預后,消除急躁易怒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增強治療信心,提高健康責任及信念。7~14天后再次對用藥治療依從性進行調查,通過自身對照,進行綜合評價。
1.2.2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X2檢驗和描述性統計。
2 結果
2.1 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治療依從性的原因:30例無高血壓癥狀,認為血壓高沒有關系,長期用藥很麻煩;29例原來長期用藥療效不佳,更換藥物;36例擔心藥物不良反應;40例認為藥費太貴;56例老年人記憶力差,易忘記服藥時間;20例認為當血壓正常時不需要用藥;16例認為血壓降低,生活質量也降低;31例認為治療效果不明顯,不愿堅持用藥。由于上述種種原因而致使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治療依從性差。
護理干預前用藥治療依從性優為51例,16.24%,良112例,35.67%,差154例,48.09%。護理干預后用藥治療依從性優110例,35.03%,良134例42.67 %,差70例22.3 %。護理干預后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顯著優于護理干預前(P<0.01)。
及時將患者的情況與醫生匯報,遵醫囑使用不良反應最低、降壓作用平穩、服用方便的藥物,并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有的患者聽說某人服用某種藥物療效好,便擅自用藥,從而引發安全隱患。因此,消除影響患者用藥療效的相關因素,是提高老年患者用藥依從性的關鍵。
參 考 文 獻
[1]余振球,趙連友,郭冀珍,等.實用高血壓學[M].科學出版社,2007.
[2]胡大一.心血管內科[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施華芳,姜冬九,李樂之,等,患者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2):134-135.
[4]WISTER AV, GUTMAN GM. Self-care among older adults:an analysis of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illess contexts[J].J Aging Health, 2001;13(1):120-145.
[5]GREMBOWSKID, PATRICK D, DIEHR P,etal. Selfiecacy and health behavior among older aduslts [J].J Health Soc Behav ,1993;34(2):8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