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高脂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降低血脂可使其危險性降低,患者大多重視飲食療法和藥物療法,而往往忽略了頗具療效的運動療法。
高血脂癥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指血中總膽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高血脂癥是
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險因素。此外,高血脂癥也是促進
高血壓、糖耐量異常、
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高血脂癥還可導致脂肪肝、
肝硬化、膽石癥、胰腺炎、
眼底出血、失明、
周圍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癥。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高血脂的危害,積極的預防和治療。
關于運動降低血脂的效果研究已有很多,綜合而論,運動使血清膽固醇減少,使低密度脂蛋白略減少,特別是使高甘油三酯降低明顯,而使具有保護血管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主要指標的觀察結果為:
一、甘油三酯:觀察發現甘油三酯隨運動量不同而呈不同程度降低。令不運動者進行3~4個月運動,運動前甘油三酯正常者運動后變化不大,而高甘油三酯者則明顯降低。
二、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橫向和追蹤調查表明,運動雖不能明顯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但運動者要比不運動者的血清值要低。
三、高密度脂蛋白:運動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保護血管和心臟的作用,其升高是有益的。
凡是伴有肥胖、糖尿病的高脂血癥和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均可開展運動療法,但患有心功能不全、顯著心肌肥大、嚴重心律不齊、急性熱性疾病以及肝腎疾病、甲狀腺疾病、
風濕病、
痛風的高脂血癥患者不宜采用運動療法,需要予以注意。
改善高脂血癥的運動療法通常以中度運動為主;以最大攝氧量為60%、脈率(心率)為110~120次/分的有氧運動為宜;運動方式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有節奏的全身運動;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日1次,每次30~40分鐘效果更好。相對較強的運動只適用于較年輕、無心血管并發癥的高脂血癥患者,中老年人則應選擇強度較小的運動,貴在堅持。
治療高脂血癥,運動療法是“良藥”,但不是唯一的,應當與飲食療法并用,即配合低膽固醇、低脂和低鹽飲食,才能取得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