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是需要一定的壓力的,而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同時也會對血管壁產生一定的壓力,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血壓。血壓過高過低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那么,低血壓會出現哪些癥狀呢?低血壓會不會頭暈呢?
低血壓的患者可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的癥狀,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1、頭暈。當患者出現低血壓的時候,腦部的供血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患者有頭重的感覺出現,大部分患者還可出現頭暈等癥狀,應當及時休息、平躺,同時要注意補充營養。
2、冒冷汗、眼黑、肢軟。急性發作的低血壓常會出現一過性的癥狀,如眼黑、冒冷汗、心悸等等。由于血壓偏低,肢體供血不足,無法產生足夠的能量,故而還會導致患者出現肢軟無力的情況,嚴重者還可出現昏厥甚至休克。
癥狀較輕的低血壓患者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調整以及休息平躺等便可以恢復正常,但是對于下肢靜脈充血時血循環體位性功能失調而造成的低血壓患者,或者由于外科術后、產后失血以及氣候變化、晨間起床后的疲乏所致的低血壓患者來說,就需要及時使用米維等含鹽酸米多君的藥物進行治療了。當然,這些處方藥的使用都應當有醫生的指示才能購買使用,患者不可盲目服藥。
通過上文對于低血壓這一常見疾病的簡單介紹,我們可以指導低血壓發生的可出現頭暈、冒冷汗、眼黑以及四肢無力等癥狀。而這些癥狀的發生都與血壓偏低導致的供血不足等情況有一定的關系,應當引起注意,及時調整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