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肺動脈高壓的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阻力進行性升高,最終導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右心衰竭是所有類型肺動脈高壓患者致殘,致死的共同途徑,而肺動脈高壓也是右心衰竭的最主要原因。其病因復雜,診斷治療棘手是該領域長期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可見于許多疾病,其發生率遠比人們想象的要高,由于肺動脈壓測定方法不如體動脈壓測定簡便,臨床大多數病人的肺動脈高壓未被發現。
肺動脈高壓分為原發性(或特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的肺動脈高壓,病因不明,發生率大約為1-21/1000 000,大多數發生在年輕女性;繼發性肺動脈高壓是由于某些明確的疾病引起。已知的病因包括(1)先天性心臟病;(2)呼吸系統疾病;(3)結締組織病;(4)血栓栓塞性疾病;(5)其他有關引起肺動脈高壓的情況比如化學物質等引起的。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是肺動脈的內皮
腫瘤,相當于內皮細胞惡變后快速在肺動脈血管腔中生長并長滿,所有靜脈血因此都被肺動脈擋在一側。如無正確治療,患者很快會死于難以糾正的右心衰竭。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是肺動脈高壓比較常見的一種類型,其預后不佳。但是許多療效不錯的實例證明,肺動脈高壓是可以治療的。肺動脈高壓的療效及預后和許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如患者的年齡,病史,肺動脈高壓的程度,有無其他并發癥等等。
通常對疑似肺動脈高壓的患者進行診治時,首先臨床上要詳細地詢問病史和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做胸部X線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全面的右心導管檢查,包括肺血流動力學檢查,是肺動脈高壓診斷的必要措施。
肺動脈高壓的病理學特點為小動脈內膜纖維化、中間層肥厚、叢狀損傷引起肺小動脈閉塞性改變。肺動脈高壓的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阻力進行性升高,最終導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常規治療和用約不能改變肺動脈高壓的病理,預后較差,盡早治療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