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于胰腺癌早期無明顯和特異的癥狀和體征,缺乏簡單、可靠的診斷方法,使許多患者被誤診,目前最常見的胰腺癌誤診是將其診斷為慢性胰腺炎和胃炎。
胰腺癌的早期癥狀通常包括腹部不適、食欲不振、腹痛、消瘦等幾方面,很多患者因為缺乏相關知識,發現后沒有及時到醫院就診,因而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胰腺癌的癥狀:
消化系統癥狀:腹痛是常見的癥狀,疼痛開始時較輕,逐漸加重,早期疼痛范圍廣泛不易定位,為性質較模糊的飽脹不適、脹痛、隱痛或鈍痛等。起病急者則有部位明確的腹部絞痛或鈍痛,胰頭癌可引起右上腹痛,胰尾癌可引起左上腹痛,而嚴重的腰背痛常是癌腫沿神經鞘向腹后神經叢轉移所致。除上腹部疼痛外,少數病例訴左、右下腹、臍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睪丸痛,以致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疼痛可向中背部、前胸及左肩胛放射。本病的消化系統癥狀還有腹瀉、惡心、嘔吐、便秘、胃腸充氣等。
全身癥狀:消瘦是本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黃疸是診斷胰腺癌的主要癥狀之一,胰體、尾癌早期無黃疸,但到晚期,癌腫波及胰頭,或轉移至膽總管、淋巴結、肝臟,引起肝外或肝內膽管梗阻時,可出現黃疸。黃疸一經出現,往往不會消退。但個別病例因
腫瘤的炎變及水腫暫時消退、膽腸瘺形成、癌組織壞死脫落等因素,黃疸可暫時減輕或消退。胰腺癌約有10%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發熱,呈高、低、間歇或不規則熱。此外本病還有癥狀性
糖尿病、血栓靜脈炎、焦慮、抑郁、
失眠等精神癥狀。
轉移性癥狀:胰腺癌可直接浸潤膽總管壁,或在早期由于癌壓迫而發生阻塞性黃疸;在腫瘤發展的同時,癌與胃、十二指腸、大腸和下腔靜脈粘連,或向臟器發生癌浸潤,進而浸潤腸系膜上動脈和門靜脈等,導致門靜脈高壓而出現腹水等癥;胰體部和尾部癌明顯地向腹膜后腔發展壓迫脾動脈,常常發生脾腫大和食道靜脈瘤;
癌癥向后擴展,壓迫或侵蝕腹腔神經叢,出現腰背疼痛,同時偶可并發胰腺炎;癌癥的骨轉移,可致劇烈持續的疼痛;向肺及縱膈轉移可產生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膽汁瘀積或轉移到肝可引起肝腫大;鎖骨、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也可因癌轉移而腫大發硬。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與其他一些常見的惡性腫瘤相比,如
乳腺癌、
甲狀腺癌以及
結直腸癌,胰腺癌的治療效果確實差一些。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外科手術的進步以及新藥物的出現,總的治療效果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長期生存者越來越多,而且生存質量較前明顯改善。因此患者應以積極的心態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