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問世已過10年。靶向藥物既可單藥也可與化療聯合使用,其近期療效一般不及化療(個別除外),但臨床獲益率高,不良反應比傳統化療輕,且患者耐受性好。靶向治療改變了傳統的腫瘤治療模式,把腫瘤視為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延長了患者生存期,改善了生活質量。
在眾多靶向藥物中,美國NCCN指南已推薦以下幾種用于軟組織肉瘤(STS)的治療:
⒈
伊馬替尼、
舒尼替尼(
索坦)、
索拉非尼(
多吉美)、尼洛替尼和達沙替尼用于治療胃腸道間質瘤(GIST)。
⒉ 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
貝伐珠單抗用于治療血管肉瘤。
⒊ 伊馬替尼推薦用于治療硬纖維瘤。
⒋ 舒尼替尼單藥用于治療腺泡狀軟組織肉瘤(ASPS)。
⒌ 貝伐珠單抗聯合TMZ及舒尼替尼單藥用于治療孤立性纖維瘤和血管外皮瘤。
⒍ 伊馬替尼用于治療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和惡性腱鞘巨細胞瘤。
⒎
西羅莫司用于治療血管周細胞瘤、復發性血管肌脂肪瘤和淋巴管平滑肌瘤。
⒏
厄洛替尼、伊馬替尼和舒尼替尼單藥及厄洛替尼聯合
西妥昔單抗、伊馬替尼聯合順鉑、伊馬替尼聯合西羅莫司用于治療脊索瘤。
盡管目前新的藥物不斷涌現,但ADM±IFO作為STS一線化療基石的地位仍無法動搖,部分化療新藥和靶向藥物治療某些病理類型的STS已獲喜人進展,但仍缺乏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的支持。
我國軟組織肉瘤(STS)治療的規范化與個體化程度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STS總體療效不盡人意。今后的任務是通過各種途徑逐步帶動和提高基層醫院的診治水平,加強學科間的相互協作,規范治療,更新理念,不斷推動國內外多中心臨床研究的開展,推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診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