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藥物治療乳腺癌,通過阻斷雌激素與對應受體的結合或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起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治療乳腺癌。因此,內分泌治療的選擇與否,關鍵在于雌激素受體是否是陽性。
乳腺癌是一種激素依賴型的
腫瘤,它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人體內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及相關代謝水平密不可分,所以內分泌治療對于術后乳腺癌患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但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與化療、放療相比較會讓人覺得有些陌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依據是什么?百濟藥師為您分析解答。
乳腺癌腫瘤中,存在一種雌激素受體(ER)或孕激素受體(PR),一旦患者體內雌激素與這些受體結合,將刺激腫瘤細胞的生長。內分泌治療就是通過藥物治療,阻斷雌激素與這些受體的結合或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起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降低復發(fā)率和轉移風險。因此,內分泌治療的選擇與否,關鍵在于雌激素受體是否是陽性。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藥物品種繁多。主要有以三苯氧胺為代表的抗雌激素制劑,以
弗隆、
瑞寧得為代表的芳香化酶抑制劑,以
諾雷得為代表的卵巢抑制劑。三大類藥物如何使用是許多患者和家屬關心的問題。其中,抗雌激素制劑和芳香化酶制劑同為口服型的內分泌治療藥物,一般都需要堅持至少5年,三苯氧胺可用于絕經前后的患者,而芳香化酶抑制劑只能用于絕經后患者。當然絕經后患者也可先用三苯氧胺以后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卵巢抑制劑則適用于絕經前的婦女,因為絕經前的婦女雌激素相對比較高,選用這種制劑,可以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起到抑制腫瘤生長、降低復發(fā)風險的作用。特別是對于淋巴結有轉移、腫瘤分化比較差,或者年紀小于40歲的乳腺癌患者效果比較好。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患者在接受三苯氧胺治療時,如果出現陰道流血、白帶有異味等情況,應該及時去婦科進行相關檢查。同時也建議患者不要頻繁去做婦科B超檢查,一般而言,一年只需做1次~2次即可。如果子宮內膜明顯增厚時,可暫時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