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氟栓為氟尿嘧啶的衍生物,在體內經肝臟活化逐漸轉變為氟尿嘧啶而起抗腫瘤作用。能干擾和阻斷DNA、RNA及蛋白質合成,主要作用 于S期,是抗嘧啶類的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其作用機制、療效及抗瘤譜與氟尿嘧啶相似,但作用持久,吸收良好,毒性較低。化療指數為氟尿嘧啶的2倍,毒性僅 為氟尿嘧啶的1/4~1/7。慢性毒性試驗中未見到嚴重的骨髓抑制,對免疫的影響較輕微。
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各種根治性手術術后5年內生存率在50%左右。然而,采用術前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可以提高大腸癌的療效已得到許多學者的共識。探討直腸癌患者替加氟栓局部肛栓化療前后及手術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
方法 采用過流式細胞學方法對54例惡性腫瘤病人化療前后及手術前后井行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動態檢測,并對病人化療前后及手術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結果進行比較。
結果 直腸癌患者替加氟栓局部栓化療后CD+3、CD+4較化療前提高,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CD+8較化療前降低,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然而CD+4/CD+8較療前明顯提高,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手術后1周與手術前比較T淋巴細胞亞群各項指標均較手術前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兩組間手術后比較亦無顯著差異。
結論 替加氟栓局部肛栓化療及手術對直腸癌病人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主要在CD+4/CD+8比值的變化上,而且術前替加氟栓局部肛栓化療對術后患者恢復沒有影響,所以術前替加氟栓局部肛栓傾療是安全,有效,方便的給藥途經。(來源:《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07-12 《直腸癌患者術前替加氟局部肛栓對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王智 劉博 史景峰)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替加氟栓使用的注意事項 1 骨髓抑制:可使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停藥后可恢復。 2 胃腸道反應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胃炎、腹痛、腹瀉、便血等。 3 肝功能不全、貧血、體弱者慎用;孕婦慎用或不用。 4 尚可引起口腔炎、皮炎、脫發、肝腎損害及對心肌功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