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結腸癌和直腸癌總稱大腸癌,在環(huán)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fā)生的惡性病變預后不良,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在世界范圍內(nèi)我國屬于低發(fā)區(qū),但近年有上升趨勢。因此,做好教育宣傳,是預防結直腸癌的最佳方法。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相互相承,中醫(yī)不僅可彌補西醫(yī)治療的不足,還可從整體出發(fā),辨證施治,抑制癌細胞生長及增殖,控制擴散轉移癥狀,與其他療法聯(lián)合應用還可提高療效。
結直腸癌的治療
結直腸癌患者應采取何種治療手段一直受到業(yè)界關注。Tveit和Krook等證實,術后化放療比單純手術、術后放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而Sauer等對術前化放療和術后放化療對癌灶局部復發(fā)和遠處轉移的研究奠定了術前化放療在結直腸癌治療中的地位。
雖然術前化放療可使患者有更多獲益,但目前,以5-氟尿嘧啶(5-FU)為基礎的術后同步化放療方案仍是治療中國Ⅱ~Ⅲ期可手術直腸癌患者的方案之一。
2008 NCCN指南推薦,在初治患者和輔助治療患者中均可采用含卡培他濱的方案,證據(jù)級別均為2B。此前,Dunst、Ngan、Souglakos等的Ⅰ期研究結果推薦,卡培他濱每天1600~1800 mg/m2聯(lián)合放療比較合適;而Jin等的Ⅰ期研究顯示,卡培他濱800 mg/m2 bid同步放療治療中國Ⅱ~Ⅲ期直腸癌患者較合適。
卡培他濱同步放療的安全性
為進一步評價卡培他濱同步放療方案的安全性、急性毒性事件以及如何對治療無效進行早期評估,Jin等入組了75例Ⅱ~Ⅲ期直腸癌患者進行該Ⅱ期研究。主要終點為3~4級血液學毒性和非血液學毒性。
入組患者中位年齡為53歲(18~75歲),KPS≥70%,預計生存時間大于6個月,均無第二原發(fā)癌和放療史。男性患者50.7%,女性患者49.3%,其中病理分期為Ⅱ期的患者24例,Ⅲ期患者51例。APR術16例,LAR59例。給予卡培他濱800 mg/m2 bid,同步5周中盆腔放療劑量50Gy(45~50.4 Gy),分割25次進行,其中:常規(guī)3-F放療17例,三維適形放療32例,強調(diào)放療26例。上述聯(lián)合治療方案完成后,共有82.7%的患者接受了以奧沙利鉑為主的輔助化療方案,有12%(9例)患者拒絕輔助化療。
結果顯示,中位隨訪22個月(7.2~32.6個月),有9例復發(fā),至中位治療失敗時間9.9個月(2.43~19.8個月)。其局部復發(fā)1例,遠處轉移復發(fā)7例,局部復發(fā)和遠處轉移復發(fā)同時存在的1例。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白細胞減少(52例,69.3%)、腹瀉(49例,65.3%)和放療誘導性
皮炎(33例,44.0%),大多數(shù)不良反應為1~2級。最嚴重的毒性事件為:3級腹瀉(18例,24.0%)、3級白細胞減少(5例,6.7%)、3級皮膚反應(2例,2.7%)、3級疲勞(1例1.3%),1級手足綜合征(4例)。未見4級及以上的毒性反應?梢,卡培他濱同步放療方案的安全性較好,患者比較耐受。
結語
鑒于卡培他濱同步放療治療Ⅱ~Ⅲ期直腸腺癌患者的毒副作用較輕,腹瀉雖是最常見且嚴重的不良反應,但很少導致治療中斷,因此可認為卡培他濱同步放療的安全性好和耐受性良好。僅12%的患者出現(xiàn)復發(fā),證明該方案的早期結果令人鼓舞。不過,盡管復發(fā)率較低,但也要密切注意遠處轉移的發(fā)生。
百濟新特連鎖藥業(yè)是一家經(jīng)營和管理重大慢性疾病用藥的連鎖?扑幏浚瑫r也是全國最大的?漆t(yī)藥連鎖企業(yè)。藥房擁有400多種腫瘤類藥品,囊括
肺癌、
肝癌、
胃癌、
前列腺癌、
乳腺癌、結直腸癌等主流新特藥品,專業(yè)的網(wǎng)站為您提供腫瘤相關信息,包括腫瘤癥狀,腫瘤的治療以及腫瘤患者的生活調(diào)理等?头行挠蓴(shù)十位資深藥師組成,依托400免費電話,以科學客觀的態(tài)度介紹藥品,為全國顧客提供更便捷、更專業(yè)的藥品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