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
腫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惡性腫瘤死亡順位中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區的農村中則占第二位,僅次于
胃癌。我國每年死于肝癌約11萬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那么,肝癌飲食要注意什么?
我國每年死于肝癌約11萬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結合超聲顯像對高危人群的監測,使肝癌在亞臨床階段即可和出診斷早期切除的遠期效果尤為顯著。加之積極綜合治療,已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顯著提高。
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惡性腫瘤死亡順位中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區的農村中則占第二位,僅次于胃癌。我國每年死于肝癌約11萬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結合超聲顯像對高危人群的監測,使肝癌在亞臨床階段即可和出診斷早期切除的遠期效果尤為顯著。加之積極綜合治療,已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顯著提高。
肝癌病因:迄今尚不清楚根據高發區流行病學調查以下因素可能與肝癌流行有關。
一病毒性肝炎和
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關系的研究發現:
①肝癌患者血清中慚型肝炎標志物高達90%以上(對照組僅約15%);
②肝癌高發區HBsAg陽性者發生肝癌機會比陰性者高6~50倍;
③分子生物學研究顯示我國肝癌病人中單純整合型HBV-DNA占51.5%;
④HBV的X基因可改變HBV感染的肝細胞的基因表達與癌變可能有關。
二黃曲霉毒素在肝癌高發區,尤以南方以玉米為主糧地方調查提示:肝癌流行可能與黃曲霉毒素對糧食的污染有關。人群尿液黃曲霉毒素B1代謝產物黃曲霉毒素M1含量很高,黃曲霉毒素B1是動物肝癌最強的致癌劑,但與人肝癌的關系迄今尚無直接證據。
三飲水污染江蘇啟東飲用溝溏水者肝癌發病率為60~101/10萬,飲用井水者僅0~19/10萬,飲用溝水者相對危險度為3.00。調查發現溝溏水中有一種蘭綠藻產生藻類毒素,可能是飲水污染與肝癌發生的有關線索。
四遺傳因素在高發區肝癌有時出現家族聚集現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緣關系者的肝癌罹患率高,可能與肝炎病毒垂直傳播有關,但尚待證實。
五其他引起肝癌的其他致癌物質或致癌因素被疑及的尚有:
①酒精中毒;
②亞硝胺;
③農藥如有機氯類等;
④微量元素肝癌流行區水土壤糧食人頭發及血液中含銅鋅較高鉬較低;
⑤中華分枝睪吸蟲刺激膽管上皮增生而產生膽管細胸癌;
⑥微量元素性激素放射性物質寄生蟲酗酒吸煙遺傳因素等。
肝癌并發癥:
肝癌破裂出血如:原發性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的一種嚴重而致命的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約5.46%-19.8%,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肝癌死因的9%-10%,在肝癌死亡原因中占第4位。由于本病發病突然、急劇,且常伴休克。故其治療困難,預后較差,如不積極救治,多數病人迅速死亡。
肝癌飲食:肝癌是常見的疾病之一。肝癌患者因肝臟解毒功能下降,宜多食用保肝食物,如甲魚、香菇、刀豆等;如果出現腹水,應限制鹽攝入量;出現黃疸,應禁油膩食物,宜食用鯉魚、泥鰍、甘薯、茭白、荸薺、金橘等。
此外,肝癌患者凝血功能較差,應多食用有補血、止血作用的食物,或適當增加含維生素K和維生素C的食物,如烏梅、沙棘等。
肝癌患者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營養攝入,一般以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及低脂肪飲食為主,如瘦肉、雞蛋及酸奶、鮮果汁、鮮菜汁等。特別是新鮮蔬菜和水果,每餐都要有,以保持大便通暢。但肝癌患者多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為防出血,食物不宜粗糙且不能堅硬、過燙。
此外,
肝病患者應根據自己病情輕重緩急,遵循個性化原則。專家指出,肝硬化患者,飲食要軟、涼、易消化,例如饅頭、面條、面片、雞蛋湯、火腿腸等,但切忌短期內大量食用高蛋白食物,以防血氨濃度急劇上升,造成
肝昏迷。
慢性肝炎患者應戒酒,可以適量食用一些蜂蜜、蜂乳、豆漿、蘑菇、魚等。豆漿可作為慢性肝炎患者的常備飲品,蘑菇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特別是氨基酸和維生素,有抗菌、抗癌作用和健脾開胃功能。
要戰勝兇險的肝癌,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早期發現。肝病的表現多數以消化道癥狀為主,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惡心、嘔吐、腹脹、食欲不振、乏力、厭油膩等癥狀時,就要意識到可能是肝臟出了問題。另外,觀察大小便也是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如果發現尿色明顯發黃、大便顏色淺白,就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腫瘤科藥師溫馨提醒:對于肝癌的治療可以選擇
肝復樂片、
復方斑蝥膠囊、
鴉膽子油軟膠囊等藥物進行,可致電400-101-6868咨詢我們的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