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Cosgrove等報告的Meta分析結果顯示,應用抗抑郁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的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病風險增加,雖然差異較小,但有統計學意義。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有研究開始探討抗抑郁藥與乳腺癌或卵巢癌風險的關系,畢竟10%~15%的年輕女性有抑郁問題,抗抑郁藥屬于女性最常處方藥物,但研究結果并不一致,基本上還是傾向于服用抗抑郁藥與患癌風險之間沒有明確關系。但這項對61項研究的Meta分析結果提示,可能存在這樣的關系,不得不引起對SSRI可能的患癌風險的重視。
研究者入組了探討三環類抗抑郁藥(TCAs)或SSRIs和癌癥潛在關系的35項臨床前研究和26項流行病學研究。分析結果顯示,有10項(28.6%)臨床前研究報告抗抑郁藥物有致癌性,促進癌癥生長,或有遺傳毒性,同時有10項(38.4%)流行病學研究報告了這些抗抑郁藥和癌癥有關。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與癌癥的強相關性
分析結果顯示,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與癌癥的相關性的OR為1.11(95%CI 1.03~1.20),三環類抗抑郁藥OR稍低(1.05,95%CI0.98~1.14)。除一項研究外,所有關于二者相關性的研究報告均為陽性結果。對于三環類抗抑郁藥物,其與癌癥的相關性研究有陽性或陰性結果,而對SSRIs抗抑郁藥,僅有一項為陰性結果。
不應忽視有結果陰性的研究
分析中沒有顯示陽性結果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是Dalton等完成的一項基于人群的大樣本隊列研究(Epidemiology.2000,11:171),觀察了39807例接受抗抑郁藥治療的成人的癌癥發病率。結果顯示,除了三環和四環類抗抑郁藥物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響外,沒有證據提示抗抑郁藥增加癌癥風險。
若把相同病期的乳腺癌患者分為兩類,一類為抑郁癥患者,一類正常,那么有抑郁癥的患者死亡率要高于正常者2倍,這種死亡風險的增加是巨大的,要比抗抑郁藥物增加癌癥的風險大得多。
該項大樣本流行病學研究結果提示SSRIs和癌癥沒有相關性,該研究入組病例數顯著多于那些有陽性結果的研究。
目前已有很多證據表明心理因素與腫瘤的發生有關,長期抑郁和焦慮均可影響人體正常機能和代謝,促使癌癥發生和發展。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癌癥患者的抑郁癥發病率介于20%~40%之間,遠高于普通人群6.1%~9.5%的發病率。三環抗抑郁藥(TCAs)和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目前常用的抗抑郁癥藥物。
Cosgrove等發表的這項關于癌癥與抗抑郁藥物關系的Meta分析結果顯示,35項臨床前研究中有10項研究顯示抗抑郁藥物(特別是SSRIs)有致癌性或遺傳毒性,26項流行病學研究中有10項研究顯示抗抑郁藥與癌癥相關。使我們對應用抗抑郁藥物多了一層擔心,但其中一項例數超過39000例的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并沒有顯示出相關性,這項結果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我們應慎重對待這一結果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如果把相同病期的乳腺癌患者分為兩類,一類為抑郁癥患者,一類正常,那么有抑郁癥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要高于正常者兩倍,這種死亡風險的增加是巨大的,要比抗抑郁藥物增加腫瘤的風險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