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又俗稱“廣東癌”,該病常見于廣東沿海城市。絕大多數起源于鼻咽粘膜柱狀上皮的儲備細胞,該儲備細胞是一種原始多能性細胞。那么鼻咽癌會不會傳染呢?很多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這是很多患者像相關醫生詢問的一個問題,其實鼻咽癌本身不是傳染源,不具有傳染性。但據研究發現,多數患有鼻咽癌的患者均攜帶一種叫EB病毒,俗稱“接吻性病毒”,它是導致鼻咽癌多發的重要殺手。
EB病毒的傳播途徑是唾液交換,接吻為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其它傳播途徑還包括打噴嚏、咳嗽、共用餐具和輸血。感染者會頭痛、發燒、肝臟腫大、脫水、腹瀉,病癥一般會持續2至4星期,但免疫力差的人病癥會持續更久。這種病毒多發于20歲左右的青年人群,因此專家提醒,不要和陌生人接吻,以減少鼻咽癌誘發機率。
鼻咽癌病人有種族及家族聚集現象,如居住在其他國家的中國南方人后代仍保持著較高的鼻咽癌發病率,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遺傳性疾病。
據最新一項研究稱,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患鼻咽癌,那他們比平常人的發病率高40倍。醫學界普遍認為,鼻咽癌的發病原因與遺傳基因有關,通常兄弟、父子或者叔侄都會前后陸續發病。此外,EB病毒、環境等因素也與之有密切關系。
而鼻咽癌的病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遺傳因素:根據細胞染色體及人類組織相容性抗原(HLA)等的研究,鼻咽癌的明顯民族聚集現象,推想鼻咽癌可能是一種多基因遺傳因素有關的疾病。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也是誘發鼻咽癌的一種原因。飲食過多的咸魚、臘味和腌制含亞硝胺類化合物的食品,這些食物有誘發鼻咽癌的作用。飲水中鎳、鉛含量高,而鋅、銅和鎘含量相對低。大米中鎳含量高,而鉬、鉻、鉛和鎘含量低,這些微量元素的改變也可能與鼻咽癌的發生有關。在廣東,調查發現鼻咽癌高發區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鎳含量較低發區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頭發中,鎳含量亦高。動物實驗表明,鎳能促進亞硝胺誘發鼻咽癌。
EB病毒:從鼻咽癌的組織中分離出帶EB病毒的類淋巴母細胞株,找到了EB病毒顆粒。鼻咽癌體內存在EB病毒高滴度的抗體,病情嚴重者滴度高,隨著病情恢復,抗體滴度下降,說明EB病毒與鼻咽癌關系密切。
總的來說,鼻咽癌不會像其他病菌一樣發生傳染,只是由于EB病毒的存在會加劇鼻咽癌的誘發,并不能從根本上說明鼻咽癌具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