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肝病治療用藥,正大天晴藥業的產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該企業擁有8個通過GMP認證的藥品生產車間,產品涵蓋了片、針、膠囊、滴丸、凍干、糊劑、貼劑等15個劑型,近年來平均增長速度超過30%。專利產品天晴甘美(異甘草酸鎂)獲得中國專利金獎,這是國內對發明專利的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專利領域的奧斯卡”,為業界所矚目。目前,正大天晴的銷售總額中,專利產品已占40%,這在國內藥企中是不多見的。
總結正大天晴藥業獲得成功的經驗,該公司總裁陶惠啟說,自主創新是企業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的唯一出路。
擁有知識產權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正大天晴總裁陶惠啟對此深有體會。他說,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企業的決策者要將思考的重心轉移到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上,而通過創新獲得知識產權是一個重要策略。5年前,當企業上下為連續多年實現銷售30%的增長感到前景一片光明時,陶惠啟卻分析說, 90%銷售來自于2個非專利產品,如果不能開發出優于競爭對手的新產品,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正大天晴的冬天馬上會來臨。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的正大天晴主要提供治療常見病的基礎藥品,此類藥品市場競爭激烈,利潤較低。之后,該公司在研發上采取仿創結合的模式,力圖用仿制藥擺脫低端產品的惡性競爭。1997年,公司開始注重自主創新,逐步加大研發投入。至2002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已占銷售收入的8%,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相繼投放市場,并加強了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截止到今年3月初,正大天晴共申請專利97項,其中發明專利81項(包括2項PCT國際專利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16項。已獲得授權的專利共計42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外觀設計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16項。2008年,江蘇正大天晴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將突破100項。
醫藥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產業,由此決定了醫藥企業實現自主創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需要擁有掌握尖端技術的人才、驚人的資金投入,還要能夠承受失敗的風險。為此,正大天晴建立了以促進自主創新為目標的制度體系,并先后與中國中醫研究院、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等60余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科研合作,邀請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教授在內的多位專家作為專家委員會委員,指導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江蘇省新型肝病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注肝健康藥物研究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相繼成立。產學研三結合已被實踐證明是聚集企業內外部科技力量的好辦法,為該公司提升肝病研究水平,加快自主創新進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20年來,正大天晴專注于甘草酸制劑的研發和生產,先后推出了強力寧、甘利欣、天晴甘平、異甘草酸鎂等4個甘草酸制劑系列產品。特別是2005年上市的異甘草酸鎂,是一種全新結構的手性化合物。該公司研發人員采用全新、獨特的合成工藝,將天然甘草酸成功轉化為甘草酸異構體,有效去除雜質和控制產品質量,使單一異構體甘草酸鎂純度達到97.0%以上。該公司2006年成功推出的抗乙肝病毒一類新藥——名正(阿德福韋酯膠囊)2007年已實現銷售收入 2.35億元,成為該公司成長最快的一個億元產品。
正大天晴今年將形成5億元的產品銷售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銷售額將占總銷售額的40%以上。面對未來,陶惠啟總裁滿懷信心,他說:“2010年,正大天晴將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力爭實現40億元。在這個新起點上,正大天晴人將更加努力,力爭在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為促進人民群眾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200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