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氣溫高、濕度大的夏季,各種食品極易腐敗變質(zhì),一些致病菌很容易在這些食品上繁殖。如不注意飲食衛(wèi)生,吃了這些食品,常常會發(fā)生痢疾、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腸道疾病。特別是對于腹瀉患者來說,更 應該注意合理、正確的飲食。
氣溫高、濕度大的夏季,各種食品極易腐敗變質(zhì),一些致病菌很容易在這些食品上繁殖。如不注意飲食衛(wèi)生,吃了這些食品,常常會發(fā)生痢疾、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腸道疾病。二這些腸道疾病的共同點是:均有腹瀉、腹痛等癥狀,有的還會發(fā)生嘔吐,發(fā)燒、水樣便,有的患者身體還會大量脫水。
患有腹瀉的病人,除了要內(nèi)服抗生素藥物和注意休息外,還要特別注意飲食調(diào)理,以使癥狀減輕,迅速恢復體力。患者一般是腸道粘膜大量脫落,出現(xiàn)潰瘍面,有的地方破潰出血。另外,由于嘔吐,腹瀉,人體會失去大量水分,包括鈉、鉀、氯離子損失也很多。針對此癥,患者應當吃些流質(zhì)飲食,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雞蛋湯、軟面片等,這些食物脂肪含量低,易于消化吸收。
若患者長時間腹瀉,可適當吃些烤糊的饅頭片,可將腸道中的細菌和毒素,阻留在碳化物體的空隙中,便于排出體外,以達到清潔、收斂腸道的作用,它還可以保護腸粘膜和潰瘍面。茄泥、土豆、紅果、西紅柿等食物含有多量的鞣酸,不僅可以止瀉,又能及時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
患者如果嘔吐、腹瀉嚴重,失水過多,就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zhì),可采取口服補液的方法:取氯化鈉3.5克、氯化鉀7.5克、碳酸氫鈉(小蘇打)2.5克、葡萄糖20克,放入1000克熱水中,可隨時溫飲。此法既可補充患者的脫水,又可補充氯、鈉,鉀離子等電解質(zhì)。
患者在恢復期,進食也要注意,要先稀后稠。食量逐漸增加,不能馬上吃油膩食物,炒菜,堅硬難于消化的食物,特別是不要吃一些粗米,玉米面,纖維素多的韭菜、芹菜等食物,避免促使腸道蠕動加快,而不利于腸粘膜和潰瘍面的痊愈,以至影響腸道功能的恢復。
慢性腹瀉的飲食調(diào)理
1、低脂少渣飲食:每天脂肪40g左右,過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腸負擔,刺激胃腸蠕動加重腹瀉。故植物油也應限制,并注意烹調(diào)方法,以蒸、煮、汆、燴、燒等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注意少渣,食物纖維多的食物能刺激腸蠕動,使腹瀉加重,少渣飲食可減少腸蠕動、減輕腹瀉。
2、高蛋白高能量:慢性腹瀉病程長,常反復發(fā)作,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體內(nèi)儲存的能量消耗。為改善營養(yǎng)狀況,應給予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并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增加過快,營養(yǎng)素不能完全吸收時,反而可能加重胃腸的負擔,可供給蛋白質(zhì)100g/d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