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癥狀有哪些臨床表現?近幾年來,我國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開始呈下降趨勢,但是依然無法改變其作為屬消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潰瘍的發生主要與胃十二指腸黏膜的損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復因素之間失平衡有關。幽門螺桿菌(H. pylori)感染、非甾體抗炎藥(NSAID)、胃酸分泌異常是引起潰瘍的常見病因。典型的潰瘍疼痛具有長期性、周期性和節律性的特點。其中,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95%),最常見在距幽門3cm以內(90%),以前壁居多,其次為后壁、下壁、上壁。那么,可以通過哪些癥狀來識別是否患上十二指腸潰瘍呢?
十二指腸潰瘍癥狀有哪些臨床表現?在在臨床上,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表現是上腹部規律性疼痛,常伴有反酸、噯氣等癥狀。一般于進餐或服用抗酸劑后癥狀可以緩解。患者對自身規律性的癥狀印象很深,在就診時常會敘述得很清楚。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部位在上腹部,疼痛的特點是節律性、周期性和長期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根據以上的癥狀識別是否可能患上了十二指腸潰瘍。但是,以上癥狀的發生不一定就是十二指腸潰瘍。因此,在出現以上癥狀的時候,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
對于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是可以選擇耐信、洛賽克MUPS、普托平、阿拉坦五味丸、健胃十味丸、潘妥洛克、雷立雅、高舒達等藥物進行治療。詳細了解藥物的價格或者是用藥指導,可致電400-101-6868咨詢百濟藥師。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對十二指腸潰瘍病人來說,食物的止痛作用較為明顯。大部分十二指腸潰瘍病人進餐后疼痛可以立即緩解,但這只是暫時的作用,疼痛可在不同的間隔后再發,一般為1—2小時,有時還要遲一些,在下一次餐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