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有哪些?在臨床上,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臨床表現有上腹痛及上腹不適等,絕大部分人可出現各種消化不良的癥狀,但是有的也無任何癥狀,直至出現并發癥。其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有出血、穿孔。常見的胃腸道癥狀及全身癥狀主要有噯氣、反酸、上腹脹、胸骨后燒灼感、惡心、嘔吐、納差等。反酸及胸骨后燒灼感是由于賁門松弛,惡心、嘔吐多反映潰瘍可能提示潰瘍處于活動期。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
同時,十二指腸潰瘍較局限的上腹痛常發生在胃排空之后,尤以上午10—11點鐘,下午3—4點鐘,和晚上10—11點鐘左右腹痛較明顯,有時凌晨1—2點鐘還會把患者痛醒,這是因為此時胃酸分泌很高而胃內又無食物緩沖之故。潰瘍疼痛極少發生在清晨剛醒的時候,因為這時的胃酸分泌最低。腹痛的原因一般被解釋為胃酸刺激潰瘍周邊的神經纖維引起。在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腹痛發作時,進餐或服抗酸劑腹痛大都能緩解,這也證實了胃酸與腹痛的關系。十二指腸潰瘍的腹痛強度一般比較恒定,但性質卻可以是多樣的,依賴患者的痛覺和表達力而定。有些被描述為“深部鈍痛”或“刺痛”,另一些則為“咬痛”、“饑餓痛”、“燒灼痛”或“壓迫感覺”,少數則為“絞痛”。疼痛一般位于上腹部,在劍突和臍之間,有時偏右;局限性疼痛常不止一處,面積可以較寬,但患者常可指出最痛的一點。如果潰瘍在后壁,特別是穿透性潰瘍,疼痛往往較劇烈并放射至背部;十二指腸球后潰瘍和幽門管潰瘍的疼痛常可放射至右上腹。
十二指腸潰瘍除規律性的腹痛外常有嗜雜和反涎現象。這是由于過多的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劍突后燒灼感或嘈雜感。有時也可反流入口腔形成所謂反酸現象。十二指腸潰瘍者迷走神經功能?哼M,糾起不自覺的口涎增多,吞咽后可發生反涎嘈雜現象,這與反酸不同,因為不含酸味。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在臨床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可以選擇耐信、洛賽克MUPS、潘妥洛克、阿拉坦五味丸等藥物進行治療。以上藥物在百濟新特藥房有售,詳細了解具體的價格、用藥指導可致電400-101-6868咨詢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