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便是由食物殘渣和水分組成的,因此,大便數量和次數的多少與飲食有密切關系。應用飲食療法也可以達到治療便秘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的飲食中,便秘患者對于便秘飲食存在一定的誤解。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或排便間隔時間延長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癥。主要表現是大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或正常,但是糞質干燥,排出困難;可伴見腹脹,腹痛,食欲減退,噯氣反胃等癥。便秘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從飲食上可以多食纖維素含量高的食品,多食含有有機酸的食品,多食能產氣的食品,多飲水。
便秘飲食誤區一:多吃蘿卜能通便。
專家指出,便秘分為很多類型,比如內熱上火導致的熱秘、脾腎虧虛和津液虧虛導致的虛秘等。
在中老年中,虛秘占的比例非常大。用通俗點的話說,就是胃腸動力不足。白蘿卜有消食解氣的作用,脹氣性便秘吃點確實管用。但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本來氣就不足,再瀉瀉氣,便秘就更重了。
便秘飲食誤區二:多吃香蕉能通便。
一般人都認為,香蕉是潤腸的,其實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僅不能通便,反而會加重便秘。因為,沒有熟透的香蕉含較多鞣酸,對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會抑制胃腸蠕動。一般來說,將香蕉放在透風處存放至表皮有黑斑,但內里質地并未改變時吃最好。此外,若一次吃較多未成熟的香蕉,非但不能通便,反而會造成便秘。
便秘飲食誤區三:膳食纖維要多吃。
膳食纖維的確可以緩解便秘,但它也會引起脹氣和腹痛,胃腸功能差者多食反而會對腸胃道造成刺激。同時,也并不是所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都有通便作用,比如山藥,它性偏溫熱,吃多了反而加重便秘。
便秘飲食誤區四:油和肉都不能多吃。
工業機械都需要潤滑油的幫助,各個軸承才能正常運轉,在人體中也一樣。所以,便秘的人需要稍微多吃些油,尤其是香油,以及它的“前身”芝麻。每天一勺,一周內就可以改善便秘。至于肉,因為高蛋白食物對腸胃的刺激不足,便秘的人可以適當少吃。
便秘飲食誤區五:喝茶能通便。
很多人都覺得茶能去火通便,但是便秘者不宜多喝。因為茶有收斂作用,喝多了會加重便秘。”羅成華說,但是,便秘者一定要多喝水。普通人一天喝1200毫升水,便秘者要喝到2000毫升,把這些水分成8—10次喝,可以保證腸道濕潤,有助緩解便秘。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在日常飲食中,便秘患者應忌食辛辣、溫燥的食物如酒、咖啡、濃茶、大蒜、辣椒、生柿子、銀耳等,少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魚肉與奶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