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在心肌上的炎癥性表現,由于心肌病變范圍大小及病變程度的不同,輕者可無臨床癥狀,嚴重可致猝死,診斷及時并經適當治療者,可完全治愈,遷延不愈者,可形成慢性心肌炎或導致心肌病。是反映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性病變。心肌炎常為各種全身性疾病的一部份。近年來,由于對心肌炎的病原學進一步了解和診斷方法的改進,心肌炎已成為常見的心臟病之一,日益受到重視。
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在心肌上的炎癥性表現,由于心肌病變范圍大小及病變程度的不同,輕者可無臨床癥狀,嚴重可致猝死,診斷及時并經適當治療者,可完全治愈,遷延不愈者,可形成慢性心肌炎或導致心肌病。是反映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性病變。心肌炎常為各種全身性疾病的一部份。近年來,由于對心肌炎的病原學進一步了解和診斷方法的改進,心肌炎已成為常見的心臟病之一,日益受到重視。
在上一世紀,西方國家對心肌炎亦無認識,將心包炎、胸膜炎和肺炎等均診斷為“心臟炎”,對感染和心血管病變所致的胸部癥狀也歸于“心肌炎”,所以“慢性心肌炎”成為當時慣用的籠統診斷。直至本世紀初,仍有人將
高血壓引起的心臟病歸于“心肌炎”的范疇,這種寬松籠統的“心肌炎”至1932年方被否定。
國內對心肌炎的認識也很晚。在解放初期,對心肌炎的概念很是模糊。至70年代后期方有了深一層的認識,但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診斷被不斷擴大化。至80年代,心肌炎似乎已成了臨床上的“常見病”。正如首都兒科研究所李家宜教授所指:“有些單位將早搏、乏力、胸痛等癥狀都歸為心肌炎;對病毒的檢查沒有資料,即冠以病毒性的病因”。于是“病人”數目大量增加,造成許多不必要的住院、檢查、治療、休學和缺勤,除經濟損失無法估計外,還引起許多家庭的無謂驚恐。
心肌炎的飲食
心肌炎飲食調攝:飲食宜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飲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煙時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促進冠狀動脈痙攣收縮,影響心肌供血,飲酒會造成血管功能失調,故應
戒煙忌酒。食療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參粥等,可按醫囑服用生曬參、西洋參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復。
心肌炎的護理
1.休息急性期需完全臥床休息,癥狀好轉方能逐步起床活動,病室內應保持新鮮空氣,注意保暖。
2.飲食應進高蛋白、高維生素、富于營養、易消化飲食;宜少量多餐,避免過飽或刺激性飲料及食物;心力衰竭者給予低鹽飲食。
3.心理護理見循環系統疾病護理常規。
健康指導
1.注意勞逸結合,避兔過度勞累,進行適量體格鍛煉,提高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加強飲食衛生,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和腸道感染。
3.有心律失常者應按醫囑服藥,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