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的一項在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年度會議上展示的研究結果,對于II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穩態調節發生紊亂的患者來說,每天進食六次相比傳統的一日三餐更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這項研究是由來自希臘Athens 農業大學的Emilia Papakonstantinou博士等人做出的,研究者們比較了上述兩種進食方式在攝入卡路里相當的情況下對血糖代謝以及飽和度的影響。
最近一些研究已經發現,通過對糖尿病早期癥狀顯現的患者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能夠顯著緩解甚至抑糖尿病的發生。然而,飲食頻率對于葡萄糖代謝的影響仍不清楚。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將47名肥胖癥患者分為三組,其中兩組患者處于糖尿病早期階段,第三組患者則處于完全的病發狀態。患者們分別接受了兩種不同的進食安排,其中12周中每天進食三次,另外12周中每天進食六次。
研究者們分別分析了進食安排干預前后患者的血液樣本,檢測了葡萄糖、胰島素以及其它相關的生物標志物。此外,患者們每天進行了體重測量并且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提供了每天的饑餓程度以及進食欲望。
盡管總體看來患者在檢測期間的體重變化不大,但每天六次進食能夠顯著降低患者體內高水平的胰島素,并且能夠延長葡萄糖攝入到血糖濃度達到峰值的時間間隔。此外,三組患者均表現出饑餓程度下降以及進食欲望降低等現象。
總之,這一實驗結果表明:增加進食次數,分散單次進食量是一種有效的治療具有糖尿病發生風險或處于糖尿病病發階段的肥胖癥患者的血控制能力的方法。
來源:生物谷
本文為轉載,我們不對其內容和觀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