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皮炎癢覺受中樞調節,這種調節是通過位于脊髓背角膠狀質中神經元的興奮和抑制回路,以及阿片樣系統實現的。脊髓內阿片樣系統與中樞興奮和抑制的神經網絡,代表控制和平衡調節機制。而神經內分泌物P物質又是致癢物,因此,心理因素可引起神經免疫變化,使中樞神經興奮和抑制功能失調,導致癢覺調節機制發生紊亂,引起中樞癢覺。心理因素也可致神經內分泌紊亂,產生P物質等致癢物,引起周圍皮膚瘙癢。認識瘙癢是神經性皮炎產生的根源,了解瘙癢的心理學特征。
神經性皮炎因心理變化會引起一系列生理變化,強烈或持久的負性情緒會引起生理器官或系統功能失調,誘發心身疾病。引導患者保持心理健康,消除憂郁和痛苦,就能免去許多煩惱。心情愉快,精神爽,這積極的情緒,對人體生命的活動起良好的促進作用,心理上就能減少癢覺的生產。
不良刺激導致皮膚苔癬樣改變,如煙酒、辛辣飲食等常可引起神經興奮抑制功能失調,產生不穩定的情緒,更使癢覺敏感,引起皮膚搔抓,使皮膚增厚,苔癬樣改變,皮炎加重。搔抓是神經性皮炎的發病原因,皮膚增厚,苔癬樣改變是搔抓造成的結果。在生活中應盡量避免搔抓、摩擦,更不能用熱水燙洗。有長期消化不良或便秘等胃腸道功能失調者應予糾正。改不良嗜好,可阻斷惡性循環,減輕癥狀,降低神經性皮炎復發率,避免搔抓、摩擦,不使皮膚增厚,苔癬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