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常見的損容性
皮膚病,多發于中、青年婦女[1],主要影響美容并可造成心理負擔[2]。據日本學者報道中老年婦女發病率為69.8%[3]。日曬病因占100%[4]。外用脫色漂白治療有很多研究成果報道[5~8]。氫醌對黃褐斑的脫色漂白作用已被公認,而含有氫醌的Kligman配方療效顯著、可靠[9,10]。但由于Kligman配方中含有氫醌,易氧化變色,而減弱脫色漂白作用,增加刺激等副作用[11,12]。為了提高Kligman配方的穩定性,增強治療黃褐斑的療效,降低副作用,我們篩選氫醌衍生物取代氫醌,以甘草酸取代皮質激素,制成氫維甘(HTG)霜對照治療黃褐斑201例,現將臨床研究報告如下。
目的:觀察氫維甘(HTG)霜治療黃褐斑的療效與安全性。方法:治療組外擦HTG(氫酯丙酸酯、
維甲酸、甘草酸)霜;對照組外擦氫醌(Kligman配方)霜,每日2次,3個月后判定療效。結果:HTG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0.2%;氫醌霜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1%(P<0.05)。HTG霜經穩定性、衛生學檢測,符合GB7916-87和QB1985標準。結論:HTG霜治療黃褐斑療效明顯高于氫醌(Kligman配方)霜組。
1 氫醌衍生物研究
1.1 氫醌衍生物合成 參照[13]。
1.1.1 氫醌乙酸酯 (1)合成路線:OH OH+(CH,CO)2,OOH OCOH3+OCOH3 OCOH3(2)合成方法:氫醌在堿性水溶液中,在低溫條件下滴加乙酸酐反應合成,結晶得到氫醌,單、雙乙酸酯。
1.1.2 氫醌丙酸酯合成 (1)合成路線:OH OH+(CH3CH2COCl),OOH OCOCH2CH3+OCOCH2CH3 OCOCH2CH3(2)合成方法:氫醌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在低溫條件滴加丙酰氯等反應合成,靜置水洗分液、蒸餾,重結晶得到氫醌,單、雙丙酸醌。
1.1.3 氫醌戊酸醌合成 將丙酰氯換戊氯酰氯滴加,其余步驟與上氫醌丙酸酯合成方法相同。
1.2 氫醌衍生物及氫酯的穩定性檢測
1.2.1 方法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部QB1985標準。
1.2.2 結果 見表1。(1)A、B、C、D原料在恒溫箱(40℃±1℃)240h后顏色變化見圖1。(2)A、B原料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室溫日光下存放240h后顏色變化見圖2。
表1 各原料在不同條件下的顏色變化 略
1.3 氫醌丙酸酯原料檢測 合成樣品經化學教研室核磁共振檢測,符合氫醌丙酸酯的核磁共振譜。
2 HTG霜及氫醌霜的配制
2.1 配方 見表2。
表2 配方 略
2.2 制法 從略。
3 HTG霜及氫醌霜的穩定性檢測
3.1 方法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部QB1985標準。
3.2 結果 見表3。HTG霜和氫醌霜在室溫日光下存放240h后的顏色變化見圖3。
4 HTG霜衛生學檢測
樣品經檢測結果符合GB-7916-87標準。
5 HTG霜治療黃褐斑的臨床觀察
5.1 觀察方案 參照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黃褐斑的臨床診斷和療效判定標準”1998草案[14]。
5.2 病例選擇 (1)年齡16~60歲;性別不限;(2)黃褐斑確診參照“黃褐斑的臨床診斷和療效判定標準”1998。
5.3 治療方案 (1)觀察藥物A組HTG霜,批號:2003.0805(黃石市第一醫院皮膚研究所研制)。(2)觀察藥物B組氫醌霜(Kligman配方),批號:2003.0815(黃石市第一醫院皮膚研究所研制)。(3)給藥方案:A組:外搽HTG霜,每天2次。B組:外搽氫醌霜,每天2次。(4)觀察時間2003年8月15日~11月15日。(5)治療觀察期間內,患者不得外用和服用其他藥物。
6 HTG霜治療黃褐斑臨床觀察結果
6.1 療效結果 見表4。
6.2 不良反應 見表5。
表3 HTG霜及氫醌霜的穩定性檢測 略
表4 A、B兩組療效統計 (略)
表5 A、B兩組不良反應統計 (略)
7 小結
(1)HTG霜組方合理、設計先進、穩定性高,經有關檢測符合QB1985、GB-7916-87標準。(2)經應用HTG霜氫醌霜(Kligman配方)對照治療黃褐斑201例臨床觀察,總有效率HTG霜(A組)為80.20%;氫醌霜組(B組)為51.00%,不良反應發生率A組為13.86%;B組為46.00%。經統計學處理A、B兩組有效率P<0.05,因此HTG霜治療黃褐斑療效理想、可靠。不良反應HTG組較氫醌霜組小。(3)HTG霜治療黃褐斑的臨床研究,經湖北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查新檢索、文獻對比分析,目前國內外尚未見相同文獻報道。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5年第2卷第2期;《氫維甘霜治療黃褐斑的臨床研究》;劉新庭 徐昌 羅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