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中藥內服外治療
黃褐斑的療效。
方法:自擬中藥內服外敷,并設對照組比較。
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6.9%,對照組總有效率75%,有明顯差異。
結論:中藥內服外敷療效優于西藥對照組。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64例黃褐斑女性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和對照組32例。治療組32例中;年齡25~51歲,平均34歲;病程10個月~8年,平均2年。對照組32例中;年齡24~50歲,平均32歲;病程7個月~9年,平均1.9年。兩組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2003年12月修訂的黃褐斑診斷標準[1] 。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給予中藥內服外敷。內服方:當歸15g,川芎10g,赤芍10g,丹參15g,桃仁6g,紅花6g,雞血藤20g。胸肋脹痛急躁易怒加柴胡6g,制香附10g,綠萼梅5g,陳皮6g;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加黨參20g,炙黃芪30g,白術10g,黃精20g;脘腹脹滿加厚樸10g,萊菔子10g;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無力加熟附片10g,肉蓯蓉10g,仙靈脾5g,菟絲子15g;腰酸潮熱加生地10g,淮山藥20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2個月為1個療程。外敷方:白芨、白芷、白附子、天花粉各60g,白蘞30g,上5味共研細末,和勻,每次用20g藥末放入雞蛋清內調成稀膏,晚睡前先用溫水洗面,然后將此膏涂于斑處,晨起洗凈,每晚1次,2個月為1個療程。
2.2 對照組 口服維生素C片,每次100mg,每日3次;口服維生素E丸,每次5mg,每日2次,同時用2~4%氫醌霜劑適量外用,2個月為1個療程。
3 治療效果
3.1 療效標準 基本治愈:肉眼視
色斑面積消退>90%,色素基本消失;顯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60%,色素明顯變淡;好轉:肉眼視色斑面積淡退>30%,色素變淡;無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30%,色素未見消退。
3.2 治療結果 治療組32例,治愈26例,顯效4例,好轉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9%。對照組32例,治愈17例,顯效5例,好轉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5%。與對照組比較,P>0.01。
4 討論
黃褐斑屬祖國醫學“面塵”、“肝斑”、“黧黑斑”等范疇。筆者自擬內服基本方中均以養血活血藥物為主,結合臨床辨證分型進行組方,同時配合白面去斑的美容良藥外用,使藥物直達病所。白附子外敷面部,可治頭面斑痕[2] ;天花粉研末外敷,可散結消痛,排膿生肌[2] 。臨床藥理研究表明白芷、白芨、白附子、天花粉有祛斑增白作用[3] 。中藥內服外敷,內外并舉,標本兼治,療效明顯優于西醫藥物內服外用,且無任何毒副作用,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來源:《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年8月23卷4期;《中藥內服外敷治療黃褐斑》;周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