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面部難以治愈的
皮膚病,俗稱蝴蝶斑。表現為臉面部的色素沉著斑,對稱分布,形狀不規則,大小不定,顏色深淺不一,主要分布于眼睛周圍、面頰部、顴部、口周等處,影響患者容貌美,一般都沒有自覺癥狀,現代醫學目前尚缺乏滿意療法。近年來,筆者對30例黃褐斑患者運用中醫理論辨證施治,采用內服靚爾麗祛斑膠囊[1],外用中藥膜粉進行治療。從體內入手,疏肝解郁,健脾利濕,調節內分泌平衡及體內激素,達到了消斑美容肌膚之功效,現總結如下。
目的:探討靚爾麗祛斑膠囊對祛除面部黃褐斑的臨床療效。
方法:利用陜西正遠醫學美容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靚爾麗祛斑膠囊對30例面部存在黃褐斑的患者進行分組分型治療。
結果:不同類型的黃褐斑服用不同型號的靚爾麗祛斑膠囊,取得了較滿意效果。
結論:內服靚爾麗祛斑膠囊外用中藥膜粉治療黃褐斑療效強而持久,且不易反彈。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 根據靚爾麗祛斑膠囊發明者李俊華教授的中醫理論辨證施治,臨床將黃褐斑分為:A
腎虛型黃褐斑:腎開竅于耳,
色斑分布在耳前、額頭上部、面頰外側等處。斑色呈黑褐色,伴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膚色發烏,
失眠多夢等癥狀。
腎陽虛者喜冷怕熱,舌體瘦小有裂紋,
腎陰虛者四肢冰冷,喜熱怕寒,舌體胖大有齒痕。B肝氣郁結型:肝開竅于目,色斑多分布于在面頰上部、眉弓、眼眶等處,斑色呈黃褐色,伴有精神抑郁,多疑善慮,性情急躁易怒,早起時有口苦咽干現象,月經前乳房脹疼等癥狀。C脾胃虛型黃褐斑:脾開竅于口,色斑分布在口周、面頰側、鼻翼周圍等處,斑色呈灰褐色,伴有疲乏身重,脘腹脹滿、四肢疲倦、
月經不調、面色萎黃、舌體胖大有齒痕等癥狀。
1.2 一般資料 黃褐斑患者30例,女性,病程0.6~5年,年齡25~45歲,均來自門診就診的具有典型皮損的患者,排除
雀斑、炎癥后色素沉著、瑞爾黑變病等其他色素性皮膚病。通過詳細的問診,了解患者的工作、生活環境、日常化妝、飲食習慣、性格、情緒、月經、帶下情況等等,將患者進行分組,A組12例,腎虛型黃褐斑;B組11例,肝氣郁結型黃褐斑;C組7例,脾胃虛型黃褐斑。
1.3 治療方法 針對各證型的處方用藥,A組患者,服用靚爾麗祛斑膠囊Ⅰ號;B組患者服用靚爾麗祛斑膠囊Ⅱ號;C組患者服用靚爾麗祛斑膠囊Ⅲ號。均一次2粒,日服3次,療程均為1個月,服用3個療程;三組在服用期間均外用靚爾麗系列的中藥膜粉。當然,因人而異,并不是所有患者某一臟器失調,而出現黃褐斑,或者很難分辨是哪一類型黃褐斑,可先服廣譜型靚爾麗祛斑膠囊,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 療效標準與結果
2.1 療效判定標準[2] 痊愈:皮損全部或基本消失,顏色正常或接近正常;顯效:皮損明顯縮小,顏色明顯變淺;有效:皮損縮小,顏色變淺;無效:皮損無明顯改變,顏色可以稍淡。
2.2 結果 30例患者經3個月治療后效果顯著,其中治愈15例,顯效10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7%。
3 討論
黃褐斑之所以較難治愈,與其復雜病因密切相關,根據中醫五色歸五臟的臟象理論,脾主黃、腎主黑、肝主青,認為黃褐斑的發生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過去對黃褐斑的治療,大多存在“一刀切”的現象,千人一方,治療缺乏科學檢測,不能正確區分病因,導致藥不對癥,促使治療的片面性和效果不穩定性。而靚爾麗祛斑膠囊是正遠醫研所著名中醫美容專家李俊華教授利用“人體生物電采集分析系統”把傳統中醫號脈問病用現代科技的方法量化,科學化與純中藥藥材結合現代醫藥理論精制而成。靚爾麗口服膠囊配方合理獨特,具有創造性、新穎性、實用性和科學性。不僅治療局部,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內服中藥以調整臟腑功能,從而做到標本兼治。
參考來源:《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8年6月8卷6期;《靚爾麗祛斑膠囊治療黃褐斑臨床療效觀察》;蔡鳳梅 李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