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案舉例
患者女性,38歲,公務員,2006年3月13日初診。主訴:面部起斑,進行性加重3年。3年前因身體肥胖采取運動
減肥及控制飲食。每日徒步跑3000米,衣褲濕透,飲食減量,體重開始下降,2個月后,面色轉暗,漸起
色斑。曾使用過多種化妝品均無效。就診前1個月曾服
逍遙丸、大黃蟄蟲丸。藥后乏力,少氣懶言,納食不香,腹脹,排氣次數增多,味臭濁,大便干結,月經周期正常,經量過少,色黑有塊,經前乳房脹痛。現體重60kg。無瀝青、油漆、大理石等特殊物接觸史。查:面色晦暗,雙側面頰部見深褐色斑片,色斑邊界清楚,皮膚較為粗糙,舌體胖大,舌質紫黯,舌邊見瘀點,脈澀而無力。中醫診斷:黧黑斑(氣虛血瘀);西醫診斷:
黃褐斑。治宜益氣健脾,活血化瘀。方藥:黃芪35g,黨參15g,白術15g,甘草10g,茯苓20g,熟地黃15g,當歸20g,白芍10g,川芎10g,桃仁15g,紅花15g,枳殼10g,香附10g,大黃5g(后下)。每日1劑,分3次煎服,共7劑。囑患者外用防曬霜,減少運動量,只做有氧健身操。2診:上藥服至7劑后,面色轉亮,汗出減少,無腹脹及乏力,大便正常,排氣次數明顯減少。去大黃繼續服用7劑。3診:面色明顯好轉,滋潤而有光澤,雙頰部色斑已散,呈淡褐色花紋狀,月經量增多,色變鮮紅,無血塊。乏力基本消失,為鞏固治療,將黃芪增至50g,繼續服7劑。4診:自覺癥狀均有改善,面部大片的褐斑已消退,僅在顴部有散在黃豆大小的斑片,面色紅潤,月經色、質、量均正常。上方繼續服用1月余,面部色斑基本消退,臨床治愈,且精力充沛,體重減至55kg。
2 討論
綜觀證情,患者病在皮膚,根在臟腑。病因為減肥所致,病機關鍵在氣虛,日久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則血瘀,經脈凝澀,肌膚失養,氣血失和則導致色斑的發生。
患者肥胖,做劇烈的體育運動減肥,排汗量較大,氣隨津脫,久則耗氣傷血。氣血虧虛進一步導致血瘀,瘀阻于絡則面失其榮,斑乃成。觀其烏霾集面,大者如斑,小者如點,均為血瘀膚絡所致。根據血瘀證診斷標準[1],皮膚的色素沉著,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均為血瘀之象。可見血瘀是引起黃褐斑的重要因素。然血瘀為標,氣虛為本。患者血瘀源于氣虛,故在消除瘀血時必須顧及補氣與活血化瘀兩方面,采取攻補兼施之術,方能達到治病求本之目的。方中運用大量黃芪以益氣;黨參、白術、甘草、茯苓健脾補氣;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補血活血;加之枳殼、香附理氣行氣;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在使用活血化瘀藥時,注重配合行氣藥、益氣藥。益氣才能行血,氣行才能推動血液暢通。可呈氣足血充,瘀化、斑消之功。使血瘀型黃褐斑獲得可靠而確切的療效。故筆者認為當寓益氣活血消斑于辨證施治之中,治病又消斑。
黃褐斑發于顏面,一方面進行體內調節,但外界紫外線的影響不可忽視。因此,在治療時,應囑患者盡量避免日光曝曬,少接觸紫外線,外出時涂防曬霜。注意勞逸結合,心情舒暢,生活規律等,則收效更好。
參考來源:《吉林中醫藥》2007年11月27卷11期;《益氣活血法治療減肥后黃褐斑1例》;張曉琳 孔德立 馮志宏 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