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運動神經元損傷應該如何防治呢?臨床上有哪些措施呢?其中包括合理調配飲食結構,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這些預防措施具體的做法是怎樣的呢?請看下文小編詳細為您解答。
運動神經元損傷病程比較長,通;颊咴谶M行運動神經元損傷的治療時,是需要很多次的,這給運動神經元損傷患者代來了很大的痛苦,那么,運動神經元損傷應該如何防治?下面由專家為您詳細講解一下。
運動神經元損傷應該如何防治
1、合理調配飲食結構。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積極配合食療,如山、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2、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復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復的基礎。
3、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和肌萎縮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病程延長,病情加重,肌跳加重,肌萎無力、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并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 運動神經元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頸椎病:上肢或肩部疼痛,且呈階節段性感覺障礙,無延髓麻痹表現,影像學檢查以及胸鎖乳突肌肌電圖不受累及予以鑒別。
2.脊髓空洞癥:本病的特征是節段性、分離性痛溫覺缺失;依據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頸脊髓磁共振(MRI)可見空洞。
3.脊髓腫瘤和腦干腫瘤:不同程度的傳導束型感覺障礙。腰穿示椎管阻塞,椎管造影、CT或磁共振(MRI)顯示椎管內占位性病變。
4.重癥肌無力:同樣重癥肌無力易影響延髓和肢體肌肉,但是重癥肌無力有波動性等易疲勞現象,一般不難于鑒別。
5.多灶性運動神經。号R床上極似運動神經元病,主要鑒別是肌電圖顯示神經傳導速度影響,尤其是發現的多灶性點狀髓鞘病變。另外此組病人腦脊液中抗GMI抗體增高的陽性率更高。有時需長時間隨訪,才能做出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