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無法制止膀胱收縮,可導致無法儲存尿液,目前對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包括用藥以松弛膀胱和使用導管定期排空膀胱。治療包括將肉毒桿菌注入膀胱,使膀胱松弛,增加其存儲能力和減少尿失禁。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FDA)批準肉毒桿菌(onabotulinumtoxinA)注射劑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尿失禁,例如脊髓損傷和膀胱過度活動的多發性硬化患者。在美國,肉毒桿菌由眼力健公司銷售。
生殖和泌尿系統產品部副主任George Benson說,與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的尿失禁治療的難度較大,肉毒桿菌為這些患者提供了另外一種治療選擇。 使用膀胱鏡將肉毒桿菌注入膀胱內,膀胱鏡使醫生可看到膀胱內部。膀胱鏡檢查可能需要全身麻醉。肉毒桿菌對神經系統疾病相關膀胱過度活躍患者尿失禁的治療效果的持續時間約為9個月。
兩項涉及691例患者的臨床研究證明了肉毒桿菌的有效性。這些患者患有因脊髓損傷或多發性硬化癥引起的尿失禁。兩項研究均顯示,與安慰劑相比,肉毒桿菌使每周尿失禁發作的頻率顯著降低。肉毒桿菌注射到膀胱后觀察到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尿路感染和尿潴留。保適妥治療后發生尿潴留的患者可能需要自我導尿以排空膀胱。
肉毒桿菌相關介紹
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腌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目前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肉毒桿菌是一種致命病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強的蛋白質之一。軍隊常常將這種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們食入和吸收這種毒素后,神經系統將遭到破壞,出現頭暈、呼吸困難和肌肉乏力等癥狀。在臨床上肉毒桿菌除了可用于改善面部皺紋的出現外,肉毒桿菌還被FDA批準用于治療慢性偏頭痛,某些類型的肌肉僵硬和收縮,嚴重的腋下出汗,眼瞼異常顫動及眼睛不能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