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2007年6月筆者收治老年
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46例,現作一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目的:探討老年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的有效診斷及治療。方法:對46例老年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的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結合臨床表現,尿培養,顯示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以革蘭陽性菌為主,主要為大腸埃希菌,其次為表皮葡萄球菌,糞腸球菌、產氣腸桿菌。經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療,尿路感染癥狀消失,尿常規檢查正常。結論:老年糖尿病因糖代謝異常,循環的損害,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血糖、尿糖升高等,使機體抵抗力降低易并發各種感染,特別是尿路感染。因此對老年糖尿病感染的治療,控制血糖與控制感染為同等重要。適當的選擇敏感抗生素,同時注意糾正水電解質失衡及適當補充蛋白質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46例老年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的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診斷以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為據。其中男8例,女38例,患者年齡均在60歲以上,糖尿病史2~20年,所有患者均無尿路梗阻。全部病例均常規留清潔中段尿培養,主要為大腸埃希菌26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其余為產氣腸桿菌,糞腸球菌。實驗室檢查,尿常規,白細胞+~++++ ,膿細胞+~+++。血糖7.0~15.0 mmol/L 30例,>15.0 mmol/L以上16例。
1.2 治療方法
1.2.1 控制血糖
采用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糖尿病,38例患者因合并不同其他合并癥,如
冠心病、
高血壓病、糖尿病
腎病、糖尿病
視網膜病變等,故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余患者均采用口服降糖藥治療,將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
1.2.2 抗感染
給予敏感抗生素,且選用腎毒性小而在尿及腎內濃度高的藥物,如頭孢菌素,喹諾酮類抗菌藥,嚴重感染采用聯合用藥并給予加強營養支持療法。療程10~24 d。
2 結果
所有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體溫正常,尿常規正常39例,好轉7例,血常規正常,患者血糖控制在6.0~7.8 mmol/L。治愈39例,占84.8%,顯效7例,占15.2%。
3 討論
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發病率在糖尿病感染疾病中位居首位,而老年糖尿病人免疫功能低下,防御機能下降,易致尿路感染。由于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造成病人膀胱擴張遲緩,膀胱殘余尿量增多及慢性尿潴留,使膀胱不能閉合,有利于細菌的滋長繁殖,是尿路感染易發不易治愈的原因。本文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是由于老年女性尿道解剖結構特點,特殊生理狀態加之并發慢性婦科疾病可直接蔓延或經淋巴途徑或分泌物污染尿道引起感染。同時老年糖尿病人因糖代謝異常,血糖、尿糖等升高,患者長期處在高糖狀態,使吞噬細胞的趨化作用、吞噬作用以及殺菌功能受損[2],有利于細菌繁殖,從而易受感染。另外由于長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慢性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多見[3]。由于老年糖尿病人多伴有神經源性膀胱,所以尿路感染的臨床可不典型。
有報道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逐年有增多趨勢。糖尿病也是復雜性尿路感染的病因之一[4]。對于老年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的治療筆者認為,控制血糖與控制感染同樣重要,應及早有效的控制血糖,使血糖接近正常,尿糖轉陰或微量。選擇敏感有效安全的抗生素,如第二代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進行治療,應避免對腎臟損害的藥物,聯合應用二種抗生素,應足量長療程。同時加強糖尿病教育,如指導患者多飲水、清淡飲食、定期排尿、保持外陰清潔、注意糾正水電失衡及適當補充蛋白質,必要時給予增強免疫力的制品如
白蛋白、
丙種球蛋白等,使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能得到及時有效控制。
參考來源:《淮海醫藥》2008年4月26卷2期;《老年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46例臨床分析》;歐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