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絕經期綜合征是女性由于性激素減少所致的一系列軀體及精神、心理狀態,嚴重影響著廣大婦女的生活質量,長期激素替代治療會發生很多副作用,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黑升麻,又稱總狀類葉升麻,原產于北美東部,最早被北美原住居民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婦科疾病[1].近年臨床研究證實,黑升麻根莖異丙醇提取物---莉芙敏治療圍絕經期癥狀療效與經皮膚吸收的雌二醇的療效相似[2].利維愛(7-甲基異炔諾酮)用于緩解圍絕經期癥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多項臨床研究證實。本研究以利維愛為對照,評價莉芙敏改善婦女圍絕經期癥狀的療效
和安全性。
目的:評價
莉芙敏片與利維愛治療婦女圍絕經期癥狀的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隨機、雙盲、平行對照的研究方法,納入40~60歲的絕經期婦女110例,按1∶1比例分配至莉芙敏組和利維愛組,每組各55例。莉芙敏組口服片劑20mg,2次/d,利維愛組口服片劑1.25mg/d;均連續用藥12周。以Kupperman絕經期指數(KMI)總分為主要療效評價指標,以KMI各單項指標作為次要療效評價指標,在治療前及治療4、12周時進行觀察,以肝腎功能、血常規等實驗室檢查項目及不良事件作為安全性指標,對用藥前后進行組間、組內比較。
結果:(1)KMI總分:治療前KMI總分莉芙敏組為(22±6)分,利維愛組為(23±5)分;治療4周時,KMI總分莉芙敏組為(9±7)分,利維愛組為(10±8)分;治療12周時,KMI總分莉芙敏組為(8±4)分,利維愛組為(7±5)分。治療后第4、12周時,兩組KMI總分較治療前均有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時間點兩組KMI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KMI各單項指標:兩組內治療前與治療4周、12周時各項癥狀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各時間點各指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安全性及療效:莉芙敏組無一例陰道出血,利維愛組陰道出血10例(18.2%,10/55);莉芙敏組乳房脹痛8例(14.5%,8/55),利維愛組20例(36.4%,20/55);治療前子宮內膜厚度莉芙敏片組為(2.5±1.1)mm,利維愛組為(2.7±1.1)mm,治療12周時,子宮內膜厚度莉芙敏組為(2.7±1.2)mm,利維愛組為(3.8±2.1)mm,治療前與治療12周時比較,莉芙敏組子宮內膜厚度無明顯增厚,而利維愛組子宮內膜厚度明顯增加。
結論:莉芙敏片能夠有效、安全地改善婦女的圍絕經期癥狀,其療效與利維愛相似,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利維愛。
每年全世界約有2500萬婦女要經歷圍絕經期。圍絕經期婦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出現潮熱、陰道干燥、性交疼痛、骨質丟失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3].
激素替代療法(HRT)在緩解圍絕經期癥狀方面療效肯定,同時還可以防止
骨質疏松、減少
直腸癌的發病危險,但Hickey等[4]認為性激素治療可能增加患
中風、血栓和
乳腺癌的風險。黑升麻是多年生毛茛科升麻屬的林地草本植物,藥用 部位為根莖,最主要的化學活性成分為三萜皂苷類。目前認為,黑升麻根莖提取物無雌、孕、雄激素活性,也不屬于植物雌激素[5].其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認為可能與其兼有組織選擇性雌激素激動劑(在骨骼呈現雌激素樣作用)和拮抗劑(在乳腺、子宮內膜呈現抗雌激素作用)的屬性有關,也可能通過受體介導或受體調控(如5-羥色胺、γ-氨基丁酸和多巴胺受體)作用于中樞系統有關[6-7].
美國植物藥用手冊肯定了莉芙敏的臨床研究結果,已有超過1萬例受試者的臨床研究證實,莉芙敏能改善圍絕經期癥狀的療效,也證實了該藥的良好耐受性,其中1500例是與安慰劑或雌激素的對照研究。Osmers等[8]認為莉芙敏改善圍絕經期癥狀的療效優于安慰劑。
國內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試驗中,共218例受試者完成整個試驗,其主要療效指標(療效-安全性復合變量)表明,選莉芙敏的患者中有57.8%的機會優于利維愛[9],本研究顯示兩組在治療基線期及治療后第4、12周的KMI總分均無明顯差異。
同時有研究顯示莉芙敏的不良反應顯著低于利維愛[10].在圍絕經期癥狀的治療中,不規律的出血是主要不良反應,取決于絕經年齡和絕經時間長短、BMI、內源性雌激素水平、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方式、藥物劑量和用藥時間等。在圍絕經期性激素治療中,利維愛陰道出血發生率低于雌、孕激素序貫治療。本研究結果提示,莉芙敏組陰道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利維愛組,也證實了莉芙敏的安全性。Hirschberg等[11]證實,應用12個月莉芙敏并未發現子宮內膜增生和其他不良病變,本研究結果與其一致。
乳腺安全性也是圍絕經期相關治療的關注重點。Zepelin等[12]進行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共納入18861例原發性乳腺癌患者(包括雌激素依賴性乳腺癌患者),其中1102例接受莉芙敏治療,結果顯示莉芙敏不增加乳腺癌的復發率,服用莉芙敏者無瘤生存期長于未服藥者,提示該藥可以緩解乳腺癌患者的圍絕經期癥狀,并可能用于有雌激素依賴性
腫瘤的婦女 或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治療中緩解圍絕經期癥狀。
在世界范圍內發生的、可疑與黑升麻制劑相關的42例肝損害,后經回顧性分析表明5例與黑升麻無關,7例不太可能有關,2例可能有關,2例很可能有關;在2例很可能有關的病例中,有1例的文獻描述是不準確的[13].所以,沒有證據表明莉芙敏與肝臟疾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2009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表黑升麻臨床試驗安全性研究報道,認為目前還不確定黑升麻具有肝毒性的生物學可能,并建議在黑升麻的臨床研究中監控肝臟的功能,因此建議肝功能不良以及有
肝病史的患者慎用[14].但本研究的實驗室指標中包括肝功能等,均未提示有臨床意義的變化,也未發現有肝功能損害。該結果與莉芙敏的其他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結果一致[8].
綜上所述,莉芙敏是激素治療之外能夠有效改善圍絕經期癥狀的天然藥物,并有望成為性激素治療的替代品。
參考來源:《中國全科醫學》2011年 第35期;《莉芙敏片與利維愛改善圍絕經期癥狀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較》;徐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