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韋雙異戊酰氧甲酯(Adefovir dipivoxil)是一種口服的阿德福韋(ADV)藥物前體,ADV是單磷酸腺苷的磷酸化核苷類似物,具有較強的抗嗜肝病毒、逆轉錄病毒和皰疹病毒多聚酶活力的作用。初期臨床試驗提示,每天分別口服ADV5mg、30mg和60mg均能降低HBeAg陰性慢乙肝病人的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該藥耐受性好,副反應低,至今尚未發現HBV多聚酶突變相關的耐藥性。最近新英格蘭雜志上分別報告了ADV治療HBeAg陽性和陰性慢性乙型肝炎的Ⅲ期臨床試驗結果,本文介紹Hadziyannis等報告的ADV10mg治療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和安全性的試驗結果。
本研究始于2002年1月,入選條件:年齡16~65歲,HBsAg陽性至少半年以上,HBeAg(-),抗HBe⊕,血清HBV-DNA水平至少105cp/ml,血清ALT水平在1.5~15倍正常上限,凝血酶原時間不超過正常范圍1秒,總膽紅素≤45μmol/L,白蛋白30g/L以上,血清肌酐≤133μmol/L,血常規正常,剔除標準同Marcellin等進行的 HBeAg陽性慢乙肝的研究(見本期黃玉仙的譯文)。主要療效指標:組織學改善,即knodell炎癥壞死積分下降至少2分,而沒有纖維化評分的惡化。次要療效指標:血清HBV-DNA和ALT變化,HBeAg的血清轉換率。血清HBV-DNA檢測用Roche Amplicor PCR方法,最低可檢測水平為400 cp/ml。對不良反應記錄和分級以進行安全性分析,對基線及治療48周時的血清標本檢測P基因突變以進行耐藥性監測。
入選的185例病人中,123例服用ADV10mg/d(ADV組), 62例接受安慰劑,其中1例因未服藥而剔除。97%的病人有治療前的肝穿標本,91%病人有治療前后的兩次肝穿標本。組織學結果:ADV組和安慰劑組的組織學改善率分別為64%和33%(P<0.001),ADV組的Knodell積分總和、炎癥積分和纖維化積分明顯下降(P<0.001),而安慰劑組有較多的病例出現炎癥和肝纖維化積分惡化。病毒學反應:在48周,ADV組血清HBV-DNA平均下降3.91log,而對照組只下降1.35log,ADV組51%的病人未能測出HBV-DNA水平,而對照組均能測出。生化反應:在48周,ADV組ALT復常率為72%,對照組為29%,ALT中位數分別下降55U/L和38U/L(P=0.01),未發現有意義的基因突變。本研究未發現腎功能指標的改變。
與HBeAg陽性慢乙肝不同的是,HBeAg陰性慢乙肝在抗病毒治療期間很少出現HBsAg的血清轉換,往往治療結束后HBV再度復制和ALT再度升高,所以需要更長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療。不出現耐藥性是長期療效的關鍵,目前ADV治療中未見耐藥性產生,最長觀察期已有136周。
與同期進行的ADV治療HBeAg陽性慢乙肝的臨床試驗相比,本研究的安慰劑組病人出現較多的炎癥和纖維化積分惡化。另外,本研究ADV組的51%病人HBV-DNA定量<400 cp/ml,而所有對照組病人均高于此水平,此結果比以往用分子雜交(106cp/ml)等方法得出的結論更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