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由
丙型肝炎病毒(HCV)經血液傳播的一種肝臟的炎癥,可以對肝臟進行持續性的破壞。據統計,初次感染丙
肝病毒的潛伏期是2至16周,平均是6至7周,80%的急性丙肝患者沒有癥狀,大約50-85%的急性患者會進展為慢性丙肝,其中又有大約10-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20年左右發展為
肝硬化,一旦發展為肝硬化,每年有1%至7%會演變為致命的
肝癌。由丙肝所造成的疾病負擔和死亡人數正成倍增長。
與乙肝治療不同的是,丙肝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話,治愈率能達七八成。對于患者來說,確認感染丙肝病毒后應該怎么治療?就丙肝治療的相關問題,39健康網專門請教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趙志新教授。

專家介紹:趙志新,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教研室副主任、感染科、肝病內科副主任、中山大學傳染病學8年制課程負責人。是廣東省肝臟學會肝炎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廣東省感染病、寄生蟲病分會常委。畢業后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三院)長期從事傳染病臨床、教學及臨床科研工作,臨床及科研特長是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病毒性肝炎預后相關因素分析與研究)。
多數就診患者發現丙肝純屬偶然
丙肝癥狀比乙肝更為隱蔽,普通人在早期很難自我察覺,多數患者常在疾病發展到晚期時才被發現,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甚至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
一般來說,丙肝感染者即便是每年體檢,只要他(她)沒有癥狀,完全有可能被忽視,從而導致無法及時發現病情,耽誤治療。那么,前往中山三院丙肝專科門診就診的丙肝病人是如何發現病情的呢?
據趙志新教授講述,來就診的丙肝患者都是有故事的人,“無意中發現感染丙肝的病例比較多。”無意中發現感染丙肝的病人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類是有獻血意向的朋友,在獻血前參加檢測丙肝的項目,結果意外發現已經感染丙肝病毒。趙教授說:“丙肝早期發現完全可以治愈。我跟這種病人說,這就是好人有好報了。”另一類是準備動手術或動過手術的朋友,在術前進行丙肝檢測的項目,從而發現自身感染了丙肝病毒。
意外發現感染丙肝畢竟是個低概率事件,而當前人們很少會主動去進行丙肝項目的檢測。“就連丙肝患者的家屬也沒有意識去主動做丙肝檢查。”如果你曾經有過輸血史,使用過血液制品,使用過不潔注射器,有過不潔性生活史,有過文身、文眉等經歷,或者您經常接觸血液,如醫護人員及美容師等,趙教授建議:“有過這些高危行為或從事高危行業的人群應該定期去做丙肝的檢查。”
丙肝治療流程清晰化費用透明化
丙肝患者前往醫院應該如何選擇就診科室?趙教授給出的回答是這樣的:如果醫院有丙肝專科門診的,請去專科門診就醫;如果醫院沒有丙肝專科門診的,可以去感染科就診;如果醫院沒有丙肝專科門診和感染科的,可以去消化科就診。
為了對丙肝患者進行規范治療,中山三院在2008年底專門成立了丙肝專家門診,并建立了丙肝患者隨訪系統。每逢有患者前來丙肝就診,門診專家就會向患者說明加入隨訪系統的種種好處,患者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建立自身的資料庫。
目前,隨訪系統里已經積累了幾百個病例,對病人進行分組,按照難治型丙肝、達治療條件、未達治療條件患者等的分類來對病人進行治療和隨訪。隨訪系統配備有隨訪人員定期了解病人的服藥情況,通知他們回院復查、復診的時間,通過這樣的方法對丙肝患者實行全程管理和規范管理,能提高丙肝的治愈率。另一方面,丙肝患者臨床資料庫的建立也有助于推動丙肝治療的進一步發展。
治療費用一直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對于丙肝治療的費用,趙教授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丙肝,唯一正規的治療方法就是抗病毒治療,即干擾素治療。干擾素首選長效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而治療丙肝的主要費用就是購買長效干擾素。門診專家會給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療方案及其它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有條件的患者可以選擇注射進口的長效干擾素,每支價格在1200元(具體價格以門店價格為準)左右,每周注射一支,一個丙肝標準療程是48-52周。再加上利巴韋林每月支出200元(具體價格以門店價格為準)左右,治療費用一清二楚。”
目前部分丙肝患者根本沒有接受任何治療或未能到正規醫院接受抗病毒治療。如果丙肝患者未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不僅會喪失治愈的機會,還會增加得肝硬化,肝癌的風險。趙教授提醒丙肝患者一定要重視丙肝病情的嚴重性,同時積極配合治療,丙肝盡早規范治療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