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疾病的肆虐給個人、家庭、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疾病。肝炎病毒一旦入侵體內,除了快速破壞肝臟功能外,還會大大削弱肝臟的免疫力,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
當肝臟的免疫系統無法抵抗病毒侵襲時,肝炎疾病的一系列癥狀就會出現,如果肝炎疾病得不到及時控制會不斷惡化,從而威脅患者健康。有關研究發現,80%-90%的
肝癌患者都經歷了“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慢性乙肝如果不經治療,有患者會發展為肝硬化、肝癌,最后發展為肝衰竭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相對于乙肝來說,丙肝更容易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由于丙肝癥狀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普通人在丙肝早期很難自我察覺,潛伏期可達20年之久,是個實足的“潛伏高手”。然而,無癥狀并不代表它沒有危害,丙
肝病毒會使肝臟發炎并產生
疤痕,這也是丙肝比乙肝更容易轉歸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原因之一。
我國乙肝患者人數眾多,人們對乙肝比較了解,而對同為病毒性肝炎的丙肝,尚缺乏較多認知。魏來教授指出,由于患者本身對于丙肝的警惕性往往不及對乙肝那么強烈,致使大多數人沒有形成主動去醫院做丙肝篩選檢查的意識,這導致許多丙肝患者轉為肝炎、肝硬化才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