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國外的一項研究揭示了長時間睡覺和高風險
糖尿病之間的關聯,但研究者并未指出白天睡覺是糖尿病的癥狀或者發病原因。研究者指出,每天睡眠超過1個小時的個體會有45%的可能性患上2型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和機體過重及久坐生活方式相關的一種讓人非常虛弱的疾病。
糖尿病個體機體并不能正常進行血糖水平的調節,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糖尿病會導致患者失明、
神經損傷、腎功能衰竭、發生心臟病以及早產兒死亡;文章中,來自東京大學的研究者Yamada Tomahide對當前已經發表的科學報道進行了一項綜合性分析,包括對來自全球各地的超過30萬名亞洲和歐洲人進行研究。
研究者指出,白天睡覺時間低于四十分鐘時,其和糖尿病的關聯性就會消失;并未參與本文研究的科學家表示,統計學分析顯示長時間睡覺和糖尿病發生并沒有因果關聯;來自牛津大學
癌癥流行病學小組的研究者Benjamin Cairns說道,我們往往會錯誤地認為疾病的發生是因睡覺時間增加而引發,而不是從相反方向認為疾病導致個體睡覺時間增加。
這或許就意味著,長時間睡覺似乎會引發糖尿病或其它疾病,甚至將二者角色倒過來,即糖尿病或其它疾病會導致患者睡覺時間增加,來自格拉斯格大學的研究者Naveed Sattar認為,這些研究結果或許是帶有感情色彩的;而且引發糖尿病的風險因子或許會引發個體睡覺時間增加。
因此僅通過進行臨床試驗或許就能夠解釋白天睡太多是否會對機體有害,在臨床試驗中研究者會對兩組或多組研究對象進行對比來檢測睡覺時間過長對于機體的影響。Sattar說道,如果沒有合適的臨床試驗,我們或許永遠得不出答案。(來源: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