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001年l2月.周慶風((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二十二研究所醫院)運用益氣養陰活血法配合西藥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36例,收到較滿意效果。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
1 臨床資料
36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ll例;年齡38歲-73歲,平均55歲;糖尿病史l6個月~l4年,平均3 5年;出現神經病變病史2個月~3年。其中4例以神經病變為主訴,而經檢查確診為糖尿病并發癥 診斷均符合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2 治療方法
2.1 中藥煎劑內服
中藥內服以益氣養陰活血法為主,基本處方:黃芪30g,西洋參(另燉)5g(或太子參30g),【 藥30g,玄參30g,當歸10g,赤芍10g,紅花6g,川芎6g,二花10g,連翹10g。水煎服,每日1劑。腎陰虛者,去黃芪,加天冬lOg、女貞子15g、旱蓮草15g;腎陽虛者,加附子10g、巴戟天lOg、仙靈脾lOg;脾虛濕盛者,加蒼術15g、佩蘭15g、藿香15g;肝郁者,加香附15g、~,kfl札15g、佛手15g。
2.2 西藥治療
空腹血糖高于8.8mmolA 者,口服降糖藥或注射普通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4 4nunol~6.1mmol/L;空腹血糖低于8.8mmol/L者,不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所有病例隔日肌注維生素B.100mg,維生素Bl2 500t~g。中西藥物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可連用3個-6個療程。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治療頗為棘手。其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等癥狀乃氣血不通所斂,而氣血不通的根本原因歸咎于糖尿病(消渴病)本身的病理基礎——氣陰不足。
方中黃芪、西洋參(或太子參)益氣;當歸、山藥、玄參養陰:當歸、赤芍、川芎、紅花活血化瘀;二花、連翹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血,活血化瘀之功。經臨床證實本組方藥對于血糖較高者,不但能治療神經癥狀,而且能有效降高血糖。所以對空腹血糖低于8.8nunol/L者,不必加用西藥降糖藥物。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神經代謝障礙引起。維生素B族藥物對神經有營養作用,能改善神經的代謝,而與中藥配合能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簡便易行,安全性強,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應用。
來源:《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2年第04期 作者:周慶風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