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
糖尿病聯(lián)盟公布的一組數字顯示,中國已成為糖尿病患病率較高的國家之一,人數已達到2380萬,遠遠高于美國(1600萬)、俄羅斯(970萬)、日本(670萬)。更為危險的是,有證據表明,至少有50%的糖尿病患者并未意識到他們的疾病。而假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其后果更為危險。遺憾的是,這種合并癥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或并未意識到合并癥的危險。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高度危險
與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糖尿病病人發(fā)生高血壓的比率要高出1.5—2倍。糖尿病高血壓對心、腦、腎損害程度遠大干單純原發(fā)性高血壓或單純糖尿病患者。因此,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學會關于高血壓的處理指南規(guī)定:凡是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都定為高危或極高危人群,一經發(fā)現,必須立即服用降壓藥物治療,使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
糖尿病和高血壓并存的現象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大量的臨床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現為非糖尿病患者的兩倍以上,成年人以患2型糖尿病多見,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可能具有共同的遺傳物質。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著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升高;高血糖則會刺激胰島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從而造成高胰島素血癥。過高的胰島素不但可促進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引起鈉潴留,而且還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進而使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血壓自然升高。以上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最終就會導致高血壓的發(fā)生。
對于每一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特別是已有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水平較高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了解其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情況,尤其是對腎臟和眼底的損害;颊邞ㄆ跈z查眼底和尿微量
白蛋白。對于
高血壓病程先于糖尿病的患者更應注意心臟受累情況,必須定期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 危險的二重奏
危害高血壓患者健康的一大因素就是動脈硬化。原因是:隨著動脈硬化的惡化發(fā)展,血管壁逐漸喪失其自然的彈性,動脈血管內徑明顯減小。而這兩個變化又會導致人體自身血壓調節(jié)失衡及人體器官供血不足。大多數情況下容易發(fā)生硬化的動脈有:心肌動脈、腦動脈、主動脈、腿動脈及腎動脈。如果出現血管梗塞,比如因驟然血壓升高引起血液凝結產生血塊,則會因持續(xù)缺氧導致對人體器官的損害,心肌梗塞及
腦梗塞就是這種情況。而長期的供血不足也會損害人體器官。因此,高血壓合并動脈硬化是人們必須認真對待及治療的危險病癥。
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時,糖尿病會加劇高血壓病癥對患者健康的損害。這兩種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通常是由長期營養(yǎng)過剩及極度運動缺乏而導致嚴重超重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中大多數人屬于2型糖尿病患者。這種一般被稱為成年糖尿病的疾病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著緊密聯(lián)系,因此也被人們視作是富貴病的一種。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血管病變及動脈硬化的幾率是單純高血壓患者的兩倍。
因此,在降壓的同時必須重視糖尿病的治療。如不及時治療糖尿病,發(fā)生心肌梗塞及
腦卒中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高血壓患者應注意的腎臟保護對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糖尿病有可能導致高血壓患者視力下降乃至失明。因為血糖過高會損傷眼底。糖尿病還會損害神經功能,較為典型的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感覺喪失。其癥狀為足部由初期瘙癢、刺痛逐步發(fā)展為麻痹、感覺遲鈍乃至喪失。這是由于患者血管病變引起的供血不足及人體自身免疫能力降低造成的。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糖尿病足,又稱為糖尿病肢端壞疽。因此糖尿病患者應高度重視足部衛(wèi)生和足部保健并選擇舒適合腳的鞋具,盡量避免任何微小的足部損傷和感染。具體方案請咨詢您的醫(yī)生。
通常情況下建議高血壓患者將血壓降到135/85mmHg以下,但如果是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將血壓降到120/80mmHg以下更為理想。而即使血壓僅下降幾毫米汞柱,也能有效預防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糖友:降壓比降糖更重要
以往不管是臨床醫(yī)生還是糖尿病患者,都認為得了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想方設法降低血糖以避免并發(fā)癥,對血壓的控制常馬馬虎虎。其實,對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來說,降血糖固然重要,但要把血壓控制到正常水平可能更重要。
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糖尿病是高血壓的主要組成部分,高血壓和糖尿病就像孿生兄弟一樣,都是代謝綜合征的主要危險因素,不論是哪種病先發(fā)生,都會加重對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的損害。據介紹,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結果顯示,嚴格控制血壓,可使任何糖尿病相關的終點事件(即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降低24%,糖尿病相關死亡率下降32%。而僅嚴格控制血糖,任何糖尿病相關的終點事件發(fā)生率只降低12%。糖尿病患者要比一般高血壓患者將血壓控制得更低,即血壓必須控制在目前國際公認的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對2型糖尿病人群構成最大威脅的,不是與高血糖直接相關的微血管病變如糖尿病腎病,而是大血管病變如心腦血管疾病和周圍動脈阻塞性的病變。臨床發(fā)現,糖尿病病死者中,80%以上死于心血管病。
糖尿病患者降血壓得到的好處是降血糖的2倍。因此,嚴格降血壓比強化降血糖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意義更大。
降壓不能影響血糖
糖尿病伴高血壓的患者,和單純高血壓的治療有共性,如飲食控制、加強運動等,但在降壓藥物的選擇上就表現出明顯的不同。有些治療單純高血壓的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卡維地洛等 )、利尿劑(氫氯噻嗪、壽比山、阿米洛利、螺內酯等),用于治療糖尿病高血壓時就要慎重,因為它們對血糖有一定的影響。
首選兩大類降壓藥
“人和動脈同壽”,可見保護血管的重要性。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選擇降壓藥時,既要注意藥物對血壓的長期控制,還應考慮到不同藥物有其不同的心臟和血管的靶器官保護特點。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首選兩大類降壓藥: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如氯沙坦、厄貝沙坦、纈沙坦等。
近年的研究證實,這兩大類降壓藥不但有良好的降壓作用,而且在充分降壓基礎上,可實現對抗動脈硬化及血管保護作用,減少蛋白尿和延緩腎功能惡化。如氯沙坦就有保護腦血管、抑制房顫的作用。
但對以容量負荷為主的高血壓患者(如老年患者、高鹽飲食患者),這兩類藥物療效欠佳,這部分患者可加用鈣拮抗劑(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或小劑量利尿劑。鈣拮抗劑也是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治療的第一線用藥。研究發(fā)現鈣拮抗劑除降壓作用之外,也有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