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高發病,世界衛生組織2016.4.6日首次發布全球糖尿病報告,顯示全球糖尿病成年人患者近40年內增加了3倍,其中多數生活在發展中國家。世衛組織預測,至2030年,糖尿病將成為第七大致死病因。報告還警告,糖尿病嚴重影響社會經濟。
根據這份報告,全球18歲以上人群中,1980年糖尿病患者為1.08億人,2014年增加至4.22億人,占全球總人口的8.5%。2012年,糖尿病直接導致150萬人死亡。另外,與高血糖相關的心血管和其他疾病致死人數達到220萬。世衛組織預測,至2030年,糖尿病將成為第七大致死病因。
患者數在發展中國家上升迅速
報告說,沒有任何國家糖尿病患者比例有實質性降低,患者比例在中等和低收入國家中上升更為迅速。
在世衛組織劃分的西太平洋地區,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估計達到1.31億;東南亞地區其次,為9600萬。上述兩個地區糖尿病人群比例分別占8.4%和8.6%。東地中海地區糖尿病人群占比最高,達到13.7%;西北歐地區比例最低,其中女性為低于4%,男性為大約5%。歐洲地區糖尿病患者為6400萬人,比例為7.3%;美洲地區為6200萬人,比例為8.3%。
報告還警告,糖尿病嚴重影響社會經濟,全球用于應對糖尿病的年成本超過8270億美元;至2030年,預計全球經濟將因糖尿病損失高達1.7萬億美元,其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占大約一半。
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說,遏制糖尿病蔓延趨勢需要反思生活方式,應注意“吃得健康、積極運動以避免超重”。報告說,肥胖是導致II型糖尿病的“最危險因素”,而控制肥胖的努力“迄今不成功”。2014年,全球成年人中,體重超重者超過三分之一;肥胖人群比例超過十分之一。一份2010年的數據顯示,成年人中近四分之一每周運動量達不到最低建議值,其中女性運動時間較男性更少。世衛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比如散步、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