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由于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含氧量低,血液集于體表;而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氧氣需求量增加,因此心臟大腦血液供應減少;加之大量排汗,水分流失多,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就容易誘發冠心病。
夏季重視冠心病的預防和保健,記住以下7個方法:
1、飲食宜清淡,減掉大肚腩。腰帶越長,壽命越短,腹部肥胖是疾病的象征。炎熱夏天,登高臨水,素食布衣,清清淡淡,七八分飽……正是減肥的好季節。
2、勿暴飲冰水,防心梗猝發。飲用3杯以上的冰水,人的心電圖幾乎都有變化。由于短時間內喝大量冰涼飲料誘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者,臨床上已屢見不鮮,所以不可不慎。
3、及時補水分,綠茶為首選。心腦血管病人發病死亡,原因與出汗過多、未及時喝水、血液濃縮有關。由于各人出汗多少不同,每日所需水分也不同。標準以每日1500毫升排尿量為準,只要每日有1500毫升左右的尿量即表示人體內水分足夠。
4、順應生物鐘,三個半小時。對一般人,保持早晨散步半小時,晚上活動半小時,中午午睡半小時的規律,對心臟健康十分有益。其中,午睡半小時可使血壓及心率曲線出現一個低谷,冠心病發病率減少1/3。
5、三個半分鐘,生命保平安。“三個半分鐘”是指夜間起床時和清晨醒來后要繼續平臥半分鐘,再在床上坐半分鐘,然后雙腿下垂床沿半分鐘,最后再下地活動。
為什么要對心腦血管病人特別強調“三個半分鐘”呢?因為在臨床上發現,腦血栓、腦溢血、心臟猝死等疾病常常發生在夜間。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顯示,許多病人的心臟跳動一天都很平穩,唯獨夜里有幾次大的波動,且大多數是在病人夜間起床去廁所時,由于體位的突然變化造成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特別是老年人神經調節慢,更容易發生危險。即便是正常人,也應該注意避免因體位突然變化造成昏厥。
6.“魔鬼時間”要謹慎。早晨醒來,就面臨“魔鬼時間”段——上午6~9時。在這段時間里,心臟病、中風、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乃至癌癥等疾患蠢蠢欲動,如心肌缺血的發作高峰為早晨7~8時;心律失常的發生以早晨6~9時最為頻繁。此外,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過4769例心肌梗死病人,其中28%是在早晨6~10時發病。
7、情緒要穩定,預防心絞痛。據調查,急性心肌梗死的發作誘因中情緒激動所占比例第一。預防心絞痛、心肌梗死最重要的養生方法是情緒穩定、淡泊寧靜。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冠心病通常發病突然,建議患者家中應常備一些急救藥品,并隨身攜帶。用藥咨詢請致電百濟新特藥房全國統一免費服務熱線:400-1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