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在臨床上并不少見,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強迫癥患病率大約為1%,1982年我國曾經做過一次12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強迫癥的患病率為0.3‰。實際上,這個數字遠遠低于實際的患病率。結合臨床實踐,估計國內的強迫癥大約有500-1000萬,患病率約為5‰~10‰。80%的強迫癥在25歲以前發病,男性比女性多。
強迫癥狀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患者明知強迫癥狀不對但無法控制,因為一旦控制不去做,就會出現緊張,心慌等嚴重的焦慮表現,為了避免焦慮的發生,患者只好去想、去做。這個特點稱之為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
2. 患者能夠意識到這種強迫的意識和沖動來自于自我,而不是來自于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如果懷疑自己患了強迫癥,下面的強迫癥測試可以幫助你來自我判斷或者自測—下:
1、反復思考一些無實際意義的問題,如:人的耳朵為什么生長在頭顱兩側?
2、經常強迫自己計算毫無意義的數字,如一邊走路一邊數多少步。
3、老是強迫自己回憶某些往事。
4、總擔心自己在某一場合失控而做出違法的事。
5、自己不明白也無法控制地反復洗手或換衣服。
6、總懷疑門或抽屜沒鎖上而反復檢查幾遍。
7、信寄出后常懷疑寫錯地址,后悔當初沒有反復檢查。
8、在某些場合所想的和所做的總有矛盾,如站在橋邊就幾乎忍不住要跳河。
9、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或現象,追根尋源總想弄明白,結果越弄越“糊涂”。
10、見到或聽到某件事總會聯想到別的事,如:見到車禍即聯想自己親人的意外。
11、為擺脫強迫癥狀而刻板地、重復地做一些儀式性動作,如為擺脫反復洗衣服而不停地搓手。
12、上床后浮想聯翩,難以入睡。
13、害怕會演變成精神病,怕無法醫治而悲觀。
14、明知自己所想的或所做的事是不合理的而又無法擺脫,因而深感痛苦、焦慮不安。
如果你有上述強迫癥測試中的任何四項或四項以上的想法和行為,建議去找心理醫生檢查。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當發現自己有強迫傾向的時候,請盡快到醫院進行確診并治療。僅憑這些強迫測試來下結論是夠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