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常我們的看法是把剛開始近視的頭一兩年界定為假性近視,近視久了以后自然就成了真近視。那么,這個“頭一兩年”的臨界點應該怎樣界定呢?也就是如何具體區分兒童假性近視和真近視呢?今天百濟藥師就為您解答這一問題。
最早提出“假性近視”這個概念,其實并不是用于青少年近視眼,而是用于遠視眼。因為遠視眼看遠不清楚、看近更模糊,所以看遠看近都需要使用調節,導致調節過度緊張甚至痙攣,此時表現出一些近視眼癥狀如:視遠模糊、視近稍清楚、看東西瞇眼;小瞳孔驗光有近視度數。一旦調節得到放松(如使用睫狀肌麻痹劑)后再檢查卻是遠視眼。所以,常態時的近視表現被眼科醫生認為是“假性”的。“假性近視”是調節過度緊張(痙攣)這種狀態的通俗說法,是一種癥狀,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就像發燒、咳嗽這些癥狀不是獨立的疾病一樣。
兒童假性近視又稱為調節性近視。它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睫狀肌的持續收縮,過度調節,形成調節痙攣,使晶狀體屈光度增加,眼球處于近視狀態者。在調節麻痹時,這種近視狀態即可消失。因為此時并未形成真正的近視,而是一種調功能過強的現象,故又稱調節性近視。眼調節緊張度的大小和維持時間的長短代表了假性近視的程度。
兒童假性近視的特點:
A。遠視力低于近視力。
B。視力不穩定:由于假性近視是調節反應異常所引起,在由近轉為看遠時,調節處于逐漸放松過程中,視力可好轉,再看近時又可變壞。
C。對目前所用的各種療法都表現為治療時有效,而停止治療后視力又可下降。
D。由于青少年調節力較強,故易發生假性近視,但少數從事近業工作的壯年人也可發生。隨著年齡增加,調節反應時間逐漸延長,正視眼的老年人在看近之后突然看遠也可能發生暫時性近視,也有人稱之為生理性假性近視。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對于兒童假性近視患者,要注意從飲食上去改善控制,例如,少吃糖及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和燒煮過度的蛋白類食物;另外,應該多吃一些富含鉻、鈣的食物,例如豆類、小麥、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