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癥可以按病情分為0到5級,0 級是完全癱瘓,5級是肌力正常,可以自由行動,也就是說級別越低,病情越嚴重,治療難度越大,每個患者當然都希望自己能夠完全治愈,那肌肉萎縮能治好嗎?
肌肉萎縮癥按病因分為如下3種:
1.性萎縮:肌源性萎縮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導致的。萎縮不按神經分布,通常為近端型骨盆帶及肩胛帶對稱性肌萎縮,少數為遠端型。伴肌力減退,無肌纖維震顫和感覺障礙。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脫氫酶、谷草轉氨酶、磷酸葡萄糖變位酶、醛縮酶等均不同程度升高,肌權磷酸激酶最為敏感。肌電圖特征性改變為出現短時限多相電位。
2.性肌肉萎縮:脊髓前角細胞及末梢神經等下運動神經元的病變主要指的是神經原性肌肉萎縮,彼此三者是有互相關連的,其中上運動神經元性病變雖也出現肌肉萎縮,有人將其列為繼發性,廢用性萎縮為晚期的。肌原性肌肉萎縮是指肌肉本身病變引發的。廢用性肌肉萎縮是全身消耗性疾病。
3.源性肌萎縮:據觀察,此癥狀表現都是因下運動神經元及其損害導致的。前角細胞及腦干運動神經核損害時肌萎縮呈節段性分布,以肢體遠端多見,可分為對稱和不對稱,不伴感覺障礙,常常出現肌束顫動的現象,其中肌力和腱反射程度與損害程度有關。肌電圖見肌纖維震顫電位或高波幅運動單位電位。活檢見肌肉萎縮變薄。鏡下呈束性萎縮改變。
除了病因影響肌肉萎縮癥能不能治好外,還有肌肉萎縮癥的級別也影響治療,肌肉萎縮可以分為如下6個級別:
0 級 完全癱瘓,不能做任何自由無能無力。
Ⅰ 級 完全癱瘓,肢體運動時,可見肌肉輕微萎縮,但肌體不能移動。
Ⅱ 級 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但不能抬離床面。
Ⅲ 級 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吸引力,能抬離桌面。
Ⅳ 級 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
Ⅴ 級 肌力正常,行動自如。
當然級別越高,治好的可能性越大。當然到底能不能治好,還要看您的治療,心態,調理等各方面的原因。您可以撥打
康德樂大藥房專科熱線:400-101-6868,告訴專科藥師您的具體病情,以得到更進一步的解答。